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陸峰:發展數字經濟 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作者: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 陸峰博士

本文發表在中國經濟時報2018年4月2日智庫版。

發展數字經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化信息技術在經濟運行發展領域的普及應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數字經濟產業 體系,有利於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產業,促進傳統動能改造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壯大;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有利於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國家經濟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發展數字經濟,深化新技術應用,釋放信息技術紅利,推動經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有利於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優化供給體系質量;有利於 加速產品服務智能化升級、拓展產品服務價值鏈,推動邁向價值鏈高端;有利於從理念、目標、制度等方面全方位保障質量提升,促進新發展理念的落實、推動可持續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效率變革、構建現代市場體系的需要。 發展數字經濟,構建平台化、眾包化、協作化的經濟發展運行模式,有利於加速各種體制機制障礙的破除,推動市場公正公平競爭,激發企業主體活力;有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改善供需關係、化解過剩產能、破除無效供給;有利於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動力變革、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構建網絡化、平台化、智能化發展經濟發展運行模式,有利於更好地集聚創新要素、拓展創新渠道、支撐大眾創新 、創業;有利於更好地激發市場競爭活力、促進產品服務迭代升級,加速市場主體優勝劣汰;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市場統一,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挖掘市場深度需求。

標籤
陸峰
互聯網
數字經濟

發展數字經濟需要從八個方面做好工作

發展數字經濟意義十分重大,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刻不容緩,為此需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構建網絡寬帶泛在、平台開放共享、能力持續升級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體系。

持續推進寬帶普及提速,加快光網改造和移動通信網升級,擴大寬帶網絡覆蓋範圍,拓展網絡出口帶寬,全面構建全光網城市,提供高速、泛在網絡接入服務能力。 加快開放網絡平台建設,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等領域基礎性業務開放平台,提供基礎架構、資源、技術等方面支撐,滿足業務創新發展需要。 加快網絡和平台優化升級,超前部署超大容量光傳輸系統、高性能路由設備和大數據云平台等基礎設施,提供支撐業務創新發展的網絡設施環境。

二是構建原則審慎包容、風險可管可控、措施手段先進的數字經濟監管治理體系。

堅持放水養魚、包容審慎監管原則,堅定不移地支持各類平台信息服務發展,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和思維推動行業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轉型提檔升級 。 密切跟踪新業態發展趨勢,完善新業態統計監測體系,加強各類平台信息服務潛在風險的研究和預判,及時調整和完善融合創新領域行業管理規範和監管措施,確保新舊業態公平公正、平穩運行 的發展。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經濟監管治理平台,提高數據匯聚、事中監管、趨勢研判、協同聯動等能力。

三是構建技術創新引領、業態創新活躍、大眾創新主導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體系。

發揮技術創新的基礎性、引領性和先導性作用,重點加強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殺手鐧”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等創新,以技術創新來拓展業務應用場景,支撐 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加強技術創新應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類技術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鍊等領域培育新業態,塑造新 經濟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整合利用大眾創新資源,增強創新要素集聚效應,構建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的創新網絡,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開放式創新服務載體,形成微創新、迭代創新、關鍵創新、重大創新 相互補充的大眾創新主導的數字經濟創新體系。

標籤
陸峰
互聯網
數字經濟

四是構建融資渠道多樣、融資手續便捷、政府社會相結合的數字經濟金融服務體系。

支持科技型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完善鼓勵天使、風投、股權投資、併購、私募等基金發展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和數據資產等無形 資產抵押貸款,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數字經濟發展投資機構體系。 暢通融資渠道,簡化融資手續,提高融資審批決策數據信息服務能力。 借鑒天使、風投等社會資本對項目的篩選經驗,建立政府財政資金跟投政策,包容財政投資適度容錯率,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創新投資效益。

五是構建技術手段先進、範圍覆蓋廣泛、數據深度挖掘的經濟運行監測體系。

創新統計方式,以新​​技術提升統計能力和科學性,推動統計數據採集模式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促進統計數據交叉比對,提高統計數據全面性、準確性和實效性。 根據數字經濟發展形勢,加強對網絡應用、信息服務、融合創新、新興業態等方面指標採集和統計,強化各類社會網絡平台業務數據採集和應用,確保統計體系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要求。 全面更新現有統計測算體系,優化測算方法,加強統計數據深度挖掘,重點強化新業態領域統計數據分析研判,深入分析新業態對產業轉型升級、行業監管和新動能培育等的影響,為行業治理 提供科學決策支撐。

六是構建平台開放共享、前端海量參與、產業生態富裕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體系。

創新行業信息服務模式,推進行業基礎性信息服務網絡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發展,支持行業性網絡信息服務大平台建設,強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推動行業資源集聚、產業協同 、服務創新。 引導大眾圍繞網絡大平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充分發揮網絡平台技術、資金、人才、客戶、渠道等資源優勢,構建“雙創”支撐體系,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產業創新格局。 完善網絡平台產業服務,推動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運輸、經營銷售、人力資源、金融服務等業務信息服務向網絡平台集聚,提高資源發現、供需對接、協同創新等支撐能力,促進產業生態圈 打造。

標籤
陸峰
互聯網
數字經濟

七是構建人才支撐充足、評價激勵實用、流動流轉順暢的數字經濟人才發展體系。

大力培養有技術專研深刻、創新思維活躍、商業前瞻眼光的技術創新人員和團隊,培養跨界融合、服務創新、客戶體驗等意識強烈的跨界應用推廣人才,形成專業型、市場型、融合 型、領軍型相互融合發展的人才隊伍。 建立適應數字經濟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和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以實際能力為衡量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歷,突出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 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加大激勵創新。 打破人才流動體制界限,促進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高校、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

八是構建規範制度健全、技術手段先進、多方協同聯動的數字經濟安全保障體系。

完善網絡安全保障制度,重點加快重點領域、複雜網絡、新技術應用、大數據匯聚、互聯繫統等各類型條件下網絡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設,切實提高系統訪問、技術應用、複雜網絡、運維人員 、數據流通等方面安全管理能力。 加快構建網絡安全保障大平台,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網絡安全保障的深度應用,加速網絡安全監管數據的快速、實時、無縫流動,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業務協同,推動 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網絡安全事件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

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貫徹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對我國引領經濟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開啟全面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標籤
陸峰
互聯網
數字經濟

更多精彩 >>> 熱點推薦 查看相關信息 更多精彩 精彩圖庫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陸峰:發展數字經濟 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