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滴滴核心數據曝光:2017整體虧3-4億美元

據全天候科技獨家獲取的一份資料,滴滴去年GMV增長70%,達250-270億美元,主營業務虧2億多美元,整體虧3-4億美元;2018年預期主營業務淨利近 10億美元,整體“微賺錢”。 滴滴確認“去年GMV增70%”,其餘信息均未回應。

文 | 全天候科技 舒虹

如果沒有美團打車這個變量,成立5年多的滴滴可能很快就行駛到下一個關鍵路口:實現集團整體盈利。

全天候科技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總額)達到250-270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2億多美元,整體虧損3-4億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預計 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公司整體“微賺錢”。 滴滴方面對上述數據未予置評。

2014年至2016年,程維帶領滴滴合併快的、擊退Uber,獨步中國網約車市場。 據公開信息,滴滴成立5年來融資17輪,融資總額達200億美元。

程維意識到,滴滴早期長大不是因為用戶體驗特別好,而是補貼大戰,但這並不意味著滴滴不需要去補課。

2017年,滴滴獲得短暫的窗口期。 公司總體戰略轉向“修煉內功”,從單純的增長指標過渡到安全、體驗和效率。 同時,整個公司開始強調盈利。

當外界都在抱怨滴滴壟斷時,這家估值560億美元的獨角獸具體做了些什麼?

1

GMV高速增長

截至2017年底,滴滴訂單總量和用戶數分別是74.3億單/4.5億,這兩個數字在2015年底僅為14億單/2.5億。 在資本的助力下,滴滴已覆蓋全國400多座城市的出行需求,合併Uber中國後,其市場佔有率保持在90%以上。

據全天候科技獲得的這份資料,2017年滴滴的GMV達到250-270億美元,同比增幅70%。

高速增長的GMV背後是訂單量的快速上升。 2016年,滴滴日單量從百萬衝到千萬,2017年底日均2400萬,高峰時達到2500萬單。 截至2018年3月初,滴滴的日單量保持在2600-2700萬單之間。 2017年12月底,滴滴後台收到的出行請求最多一天達到5000萬次,最終完成了2500萬訂單。 滴滴認為,這證明市場上尚有足夠多的未被滿足的需求。

去年底,程維接受《財經》採訪時也曾透露,“滴滴目前的日單量在2500萬單以上,已經是全球是最大的出行平台。” 程維表示,全中國每天有11億次 出行,滴滴只滲透了市場的2%,從中國走向世界,滴滴服務的人群會從13億變成60億。

除了不斷擴大用戶基數,2017年滴滴還試圖通過拼車來解決供需問題。 據了解,滴滴拼車目前每天訂單增長超過200萬筆。 滴滴CTO張博稱,滴滴大力做拼車,把運力單位降到座位,目標是2018年讓拼車單量達到快車單量的60%-70%。

“拼車是一個解決供需的終極解決方案,它非常依賴技術,同時會極大地降低擁堵,增加司機和平台的收入。”張博說。

同時,2017年,滴滴更看重效率的提升。 過去滴滴通過行車路線積累了大量數據,以及根據這些數據快速做出運營決策的能力,在線上派單、拼車運營效率、密度等方面,都能預測需求並及時做出調整。 這有助於提高接單成功率。

合併Uber中國後,滴滴開始系統性地解決用戶體驗問題。 據悉,滴滴曾經因為體驗做得差去懲罰CTO裸奔、高管去掃廁所,那時公司快速膨脹,員工抱有幻覺,認為違背商業規律也可以成功,所以需要懲罰。 程維說:“我們停止了補貼,把創造用戶價值寫進了價值觀第一條。”

今年2月8日,滴滴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了主題為“乘風破浪”的2018年會,參會者是滴滴全球近9000名員工和平台上的車主、司機代表和員工家屬代表。

程維在滴滴2018年年會上演講

程維在滴滴2018年年會上演講

程維演講時稱,2017年於滴滴而言是特殊的一年,經歷殘酷的戰爭之後,滴滴有了一個關鍵的窗口期——為修煉內功贏得難得的幸運時間。

“修煉內功”是滴滴2017年最重要的主題。 這一年裡,滴滴開始全力以赴地做安全、體驗、持續提高效率。 “我們投入巨額資金和技術資源建設更完備的科技安全體系,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程維說。

程維稱,過去一年的時間,滴滴每週一早上九點鐘開始的第一個早會上,所有高管坐下來,一起思考和復盤滴滴是否有服務好用戶。 這一年時間,滴滴的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值)和用戶滿意度都有紮實的提升;用他的話說,滴滴“蹲下來”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跳起來”。

2

2018年沖刺整體盈利

精細化運營之後,滴滴主營業務有望在2018年實現“大幾億甚至10億美金水平的盈利”,考慮到公司有新業務需要投入,滴滴整個集團有望實現“微盈利”。

據滴滴內部人士吳亦凡透露,目前滴滴現金流沒壓力,新業務謹慎投入,這有助於提高整個公司的估值。

2017年,滴滴對業務部門的考核增加了盈利權重。 合併快的、Uber中國之後,滴滴調價也變得愈加頻繁。 在部分一、二線城市,快車價格已和出租車不相上下,甚至出現調價兩三倍的情況。

目前,滴滴出行已經集合了出租車、快車、專車、順風車、拼車、代駕、大巴等眾多業務線,每個業務上線初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優惠,但力度遠遠不及早期“燒錢 ”般瘋狂。

滴滴與快的補貼大戰時,滴滴乘客返現10-20元不等,新司機首單立獎50元以及乘客每單隨機減免6-15元。 到2014年8月,滴滴逐漸取消對司機接單的常規補貼。 全天候科技獲得的數據顯示,目前滴滴每單補貼在2元左右。

滴滴還對司機抽取了比之前更高的平台費,達到20%。 據悉,美團打車在南京試水期間抽成8%,推廣至上海、杭州等地時,更是採取“零抽成”。 而易到也把抽成下調到了5%。

不少人將上述調價行為歸因於滴滴的壟斷。 一年多來,網約車市場遲遲沒有出現公認的有競爭實力的第二名,在壟斷市場份額的情況下,滴滴擁有更多的定價話語權。

“滴滴受控於利益收入,漲價是其一直想幹的事。”IDDC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滴滴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平台收取一定服務費用,這部分盈利需要填補之前專車大戰 所造成的資金缺口。

不過,滴滴方面也指出,對司機的20%抽成中部分通過獎勵、事故保障等返還給了司機。

全天候科技獲知,目前滴滴單均毛利5%-6%。 滴滴未就該數據予以置評。 程維在《財經》採訪中表示,美國網約車的毛利率在36%左右,“今天我們並沒有在中國市場把賺錢當成目標,很多錢最後又返給車主和乘客或者投入長期發展當中了 ,滴滴會長期保持很低的毛利”。

但今年3月,美團強勢入局打車,挑戰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的地位,滴滴不得不應戰。 這成為影響滴滴今年盈利甚至IPO節奏的重要變量。 全天候科技曾在《獨家|美團出戰,滴滴出牌》一文中詳細披露程維的應戰策略。

3

滴滴的護城河

在程維眼中,滴滴這些年戰鬥下來,積累了多個維度的核心能力,比如在出租車、快車業務背後是平台能力;專車、豪車業務背後則是服務和重資產運營能力。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聯接了超過2100萬司機和車主、4.5億乘客、汽車租賃公司、汽車經銷商等生態圈,每天完成超過2500萬訂單。

在網約車市場,滴滴真正的“護城河”是運力及其可控性。 吳亦凡透露,網約車新政之後,滴滴一直在做供給端的工作,尤其在合併Uber之後更是加強部署可控車輛。

全天候科技獲得的資料顯示,滴滴可控車輛今年預計達到25萬台,按照每台每天20單的單量計算,總運力(2500萬單)中的20%是滴滴可控的,未來會 逐漸增加可控比例。 滴滴方面回應稱,其實際的可控車輛要高於此,但未透露具體數字。

目前滴滴與4000多家租賃公司合作,基本覆蓋市場上所有主流汽車租賃公司,覆蓋車輛20多萬台。 此外,滴滴還有1.4萬台車自有車輛,即滴滴將自有車輛租給司機,預計今年可以做到5萬台。

滴滴拿車比司機自己購買更便宜,目前,滴滴面向租賃公司,拿車的折扣比廠商指導價便宜20%甚至更多。 “司機跑網約車對車輛要求不高,滴滴跟廠商談減配,降低司機成本,目前滴滴合作廠商包括比亞迪、大眾、東風等。”吳亦凡說。

據吳亦凡透露,滴滴的租賃業務可以為司機節省 20%-30%的成本。 此外,滴滴還和油站合作,拿到8%的折扣。

3月19日,滴滴獲批額度為100億元(人民幣)的供應鏈金融ABS融資。 獲得ABS融資後,租賃公司不用等到司機按月交租後採購下一批新車,滴滴便可提前獲得運力的擴張。

與Uber賣掉線下車隊業務不同,滴滴反而增加了重資產的比重,在印度、非洲等市場投資車隊。 程維在2018年會演講中說:“2017年滴滴在汽車資產管理、汽車金融服務、維保服務、充電網絡建設、加油業務上都取得了突破。未來配合整個汽車開放平台,扶持1000多 家汽車運營商,這個時代的變化只是剛剛開始。”

(注:文中吳亦凡為化名)


網約車新政來襲重現打車難 滴滴未獲上崗証仍派單被點名批評

網約車新政來襲重現打車難 滴滴未獲上崗証仍派單被點名批評! 經過自2016年11月1日起杭州網約車新政試行起,至2017年2月28日為過渡期期間,2017年3月1日網約車新政正式來襲,網約車市場面臨困境。


美團滴滴大比拼:美團打車滴滴外賣能夠成功嗎

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同日拿下杭州運營資質;“滴滴配送”App上線後,滴滴外賣業務計劃於4月1日在無錫啟動。 雙方都殺入對方腹地,滴滴和美團勢必有場大戰。 在這場“次級流量入口“之爭中……


0元打車重現江湖 滴滴美團隔空互懟 補貼大戰老百姓成最大贏家

0元打車重現江湖,滴滴美團隔空互懟,補貼大戰老百姓成最大贏家。 過去一周,隨著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市場,網約車市場原來的霸主滴滴明顯感受到了威脅,補貼大戰逐漸升溫,”0元打車“重現江湖。 與此同時,美團打車和滴滴公關和市場部中高層的較勁,也火藥味漸濃。 這場大戰的贏家或許是老百姓。


奔馳寶馬合併業務 兩大豪車聯手挑戰滴滴、Uber 他們到底要做什麼?

奔馳寶馬合併業務 兩大豪車聯手挑戰滴滴、Uber 他們到底要做什麼? 3月28日,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和寶馬股份公司(BMW AG)聯合宣布,雙方計劃合併它們的汽車移動出行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務。 兩大豪車品牌競爭已有百年之久,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次聯起手來呢?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滴滴核心數據曝光:2017整體虧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