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作為一家獨立運營的上市公司,確實有權自由規定分成比例,但至於分成比例合不合理,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作者: ElijahLee
來源: 少數派
近日一位微博用戶對同一服務在 iPhone 和 Android 上的價格歧視提出了質疑,進而引發一輪對 Apple 收入分成的討論。 每天都在消費數字應用與服務的你,是不是也沒有弄明白為應用付費的錢,最終都流向了哪裡。
一條引發爭議的微博
不是所有在 iPhone 上的購買行為都要被分成
這條微博爭論的關鍵,本質上是博主混淆了 App Store 支付 和 第三方支付 ,誤以為滴滴打車的費用是通過 Apple 收取從而要進行分成,並猜想滴滴打車將這部分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打車費用過高。 實際上滴滴打車的費用由第三方支付進行 ,Apple 也明確第三方支付不屬於應用內購買,因此不會收入分成。 至於為何同事的打車費用比自己的要高,可能另有原因。
除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外,常見的 Apple 不參與收入分成的還有:
- 淘寶、京東、滴滴打車等購買商品或服務行為,本質也是第三方支付;
- 知乎、微信公眾號和直播平台等的打賞行為;
- 支付寶、微信等之間的轉賬行為。
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可以用來明確在 iPhone 上進行的購買行為不會被 Apple 分成,那就是看資金有沒有經過 Apple 之手。
如果是 Apple 定義的「應用內購買」,在進行付款時應用會調用 App Store 購買接口,這些消費統統都有 Apple 參與分成。
App Store 購買接口
不是所有的分成比例都是 30%
作為平台內容分發商戶,App Store 會對每一筆消費向開發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分成,來彌補 App Store 運營的人力成本和硬件投入等費用。
直到 2016 年 WWDC 開發者大會前,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在 3:7,即 Apple 收取收入的 30%,開發者得到 70%。 在 WWDC 2016 上,Apple 重新調整了 App Store 分成規則:
- 對於一次性收費型應用或服務,Apple 仍以 3:7 比例收取分成;
- 對於訂閱模式,在訂閱的第一個年度 Apple 會收取 30%,從訂閱的第二個年頭開始降低到 15%。
(以上比例未考慮交易稅。)
App Store 分成比例規則
分成費用的成本由誰承擔?
前面提到,建立 App Store 實際上需要大量的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而且還要負擔 App Store 的下載流量成本。 從 Apple 的角度出發,他們選擇收取了一定的分成。
但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30% 的費用確實不低。 這筆費用由誰承擔,開發商也有不同的處理。
一些內容或服務的提供商,自行包攬了 Apple 分成的費用 ,也就是說不管是在 iPhone 上購買還是 Android 平台、甚至在網頁版上,這些內容或服務的價格大體相當。 例如微博會員、QQ 音樂綠鑽等,在幾個平台商的定價基本一致。
微博會員和 QQ 音樂綠鑽在各平台的定價
知乎在付費內容、圖書等方面對網頁端、iOS 用戶和 Android 用戶也進行了定價無差別對待。 但在iOS 端上多出一個「知乎幣」的概念,原因是App Store 內購價格不可自由定價,而是有個固定檔位,因此在iOS 充值都是以固定額度進行的,但一個知 乎幣對應人民幣一元,並沒有縮水。
固定檔位的「知乎幣」
另一些開發商的處理則截然不同了,他們選擇將這部分成本分攤給用戶,在 iOS 平台上收取更高的費用。
不過這些服務在多個平台上可以通用,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們完全可以在非 App Store 的低價平台上購買服務,然後在 iOS 上享受付費服務。
比如國內視頻服務愛奇藝,在網頁端、iOS 端、Android 端就進行了定價差別對待。 iOS 端的購買價格明顯就要比網頁端和 Android 端高出不少。
愛奇藝會員在各平台的定價
小結
回到那條引發爭議的微博本身,其實是由於該用戶對 App Store 的分成規則不了解造成的誤會。
Apple 作為一家獨立運營的上市公司,確實有權自由規定分成比例,但至於分成比例合不合理,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此外,我們平時在電商、打車等平台消費時,可能會遇到自己的費用比以前高或者比其他人的高,這也不排除「大數據殺熟」的可能。 商家通過數據分析,判定你是老用戶或者比較收入更高的用戶,進而自動對你收取更高的費用。
你還見過哪些區別對待定價的現象? 歡迎在評論中和我們討論。
作者: ElijahLee
來源: 少數派
本文由 @ElijahLee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