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麼經常用沐猴而冠來形容一個品德不是很好的人,那麼,聽說了這麼久的成語,你知道沐猴而冠是什麼意思嗎? 相傳沐猴而冠是用來諷刺項羽的,說項羽愚笨不可及,後來項羽殺了這個說話的人。 沐猴而冠諷刺誰的呢? 下面為你揭秘。
1、沐猴而冠是什麼意思
沐猴:指獼猴;冠:戴帽子。 原指猴子就算穿衣戴帽,也不能變成人。 現指徒有其表,形同虛設,常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2、沐猴而冠諷刺的是項羽
沐猴而冠諷刺誰? 就是直接用來諷刺項羽的。 當時有人勸諫項羽留在咸陽,認定這都城之地必是建都的最佳選擇,“地處關中,可守可攻,天賜沃土,霸業必成。”項羽看著已成廢墟的秦宮 ,心中更加堅定了要回到故鄉的念頭。 “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那人聽了項羽的一番話,不由心中湧現了一絲鄙視之心,項羽在他心中偉大的形象 ,瞬時隕落了。
人家說楚國人(項羽)不過是“沐猴而冠”,此時也算領教一二了。 不料,這話很快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裡,憤怒至極,立刻下令將此人捉拿回來,投入鼎中(煮人用的器具,古代的一種酷刑)處以死刑。
沐猴而冠諷刺誰,其實就是諷刺的項羽,秦朝末年,劉邦、項羽等各路聯合起兵反秦。 起初,為奪取王位,各路將領不甘示弱、爭得你死我活。 為了避免相互“踩踏”事件的發生,最終定下一紙之約。
天賜良機,劉邦一路過關斬將,長驅直入“大本營”,一舉拿下都城咸陽(今陝西西安市東渭城)坐鎮為王,緊接著項羽也快馬加鞭的趕了過來,只可惜晚了一步。 ↓↓↓
項羽很是惱火,越想越來氣,只得帶領人馬衝進城內,大肆搶殺,以解心頭之恨。
他一把火燒了秦宮,大火一連燒了好幾個月,殘破不堪。 他又從城內搜刮了大批財寶,擄掠年輕婦女數人,還一劍刺死了秦降王子嬰,最後轉身決定回到東方去。
當時有人勸諫項羽留在咸陽,認定這都城之地必是建都的最佳選擇,“地處關中,可守可攻,天賜沃土,霸業必成。”項羽看著已成廢墟的秦宮 ,心中更加堅定了要回到故鄉的念頭。 “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
那人聽了項羽的一番話,不由心中湧現了一絲鄙視之心,項羽在他心中偉大的形象,瞬時隕落了。 人家說楚國人(項羽)不過是“沐猴而冠”,此時也算領教一二了。
不料,這話很快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裡,憤怒至極,立刻下令將此人捉拿回來,投入鼎*(煮人用的器具,古代的一種酷刑)處以死刑。
項羽離開後,他與劉邦的關係變得逐漸惡化,並武力相向,後來引發了著名的“楚漢之爭”。 由於項羽平日里心高氣傲,加上一次次的戰略失誤,最終走上了窮途末路。 在烏江邊上,見前面茫茫烏江,後面追兵滾滾,拔劍自刎。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 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軍事家。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
項羽,歷來被人們視為悲劇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後兵敗烏江自刎時,更是將故事推向了高潮。 李清照曾作過一首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說的就是項羽至死也不……
烏江自刎,霸王一別不再,江東父老空嘆氣,時不利兮騅不逝,為何你要做孤膽英雄?據《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在核下被漢軍重重包圍,連夜率八百餘 人突圍而去,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了,這最後的八百人,是他最後的希望,然……
項羽的直系後代在史料上似乎沒有記載,至於項家的後人,考慮到漢高祖先生平日里的作風,恐怕大多數已經被殺了。 哪怕有少數的倖存者,在漢朝四百年的時光當中也只能隱姓埋名生活,到了東漢末年,這些人的後代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