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在當時可是轟動世界的壯舉,作為我國歷史上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鄭和後代的出現導致了很多的人有這麼一個疑問:鄭和是太監嗎?有人又會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下面就來為你揭秘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 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後來入宮之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讓他成為了世界矚目的人物。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簡單來說只有以下五點:
(1)宣揚國威,即宣傳明王朝的強盛;
(2)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繫,即發展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3)為宮廷購回奢侈品;
(4)尋找失踪的建文帝;
(5)出海目的是為迎佛。
點擊下一頁查看具體的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具體來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動機和目的。 明朝初年,正是國勢向上發展的時期。 這時在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十分鞏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發展。 明成祖自認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國都來朝貢。 和歷代功利主義的封建帝王一樣,明成祖也要宣揚國威,向外示富。
到了永樂年間,由於國力強盛,明成祖向異域顯示中國的富強,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深表不滿,故朝廷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即位後便派宦官出國,召各國來朝 ,此舉無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 鄭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國外顯耀兵力,向海外各國誇示中國的富強,宣揚明朝的威德。 同時他還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 有些書上說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找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據說,“靖難之役”以後,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終。
明成祖的皇位是發動靖難之變後,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的。 這在猜忌心很重的明成祖看來,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 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避難,恐怕他將來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踪跡,以杜絕後患。 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 他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招徠各國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係。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鄭和所到各國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明成祖的皇帝詔書。 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 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 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 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 第三件事是與南海(今馬六甲海峽)國家建立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