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不服來辯:黑豹也是種族歧視代言人

到底應不應該迎合黑人,黑人自己也不知道。

3月9日,漫威新作《黑豹》在國內上映。

早在今年2月北美上映時,《黑豹》就口碑票房雙爆,觀眾反應熱烈,現在已達到了北美影史排行榜第7名。

漫威影業主席凱文·費奇表示,這部電影幾乎90%的演員都是黑人。這在漫威史上也算是史無前例。

不光導演、主角、配角,就連服裝設計師也是黑人。

《黑豹》的上映是一場黑人的狂歡。

這部刻意迎合黑人群體、標榜黑人至上的超英電影,在爛番茄的新鮮度曾經達到100%。

也就是說,在口碑解禁之前,沒有專業影評人士說這部電影不新鮮。

豆瓣網友「過山雞唔該」表示:

我從來沒一次性見過這麼多黑人,幾乎到了全場的95%,看到激動的地方他們還瘋狂鼓掌。電影結束後,我還聽到有黑人跟他的朋友說:「以後我們也模仿瓦坎達行禮的方式打招呼。」電影開場前,上一場出來的觀眾也全是黑人。感覺他們在支持《黑豹》方面真的很團結。

據說,美國有不少黑人包場看《黑豹》,很多社會機構也紛紛出面掏錢請黑人小孩們看這部電影,一些城市的黑人難民也進了電影院。

還有兩個黑人小哥專門做了視頻來為《黑豹》點贊——

這倆黑人小哥在看《黑豹》前,都穿了非洲民族服飾,其中一個還拿了非洲鼓,和《黑豹》巨應景。

在其他網友做的「網友觀看《黑豹》預告片的反應」視頻中,幾個黑人也特別開心,有的甚至帶上黑豹面具手舞足蹈。

原來,非洲朋友們也會說「這是我老公!」「這是我老婆!」

看樣子,黑人朋友們對這份迎合也是相當滿足。

事實上,《黑豹》的誕生,本身就是迎合政治正確的產物。

1966年3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公開禁止種族歧視。

1966年6月,黑豹作為第一個非諷刺意味的黑人超級英雄,在《神奇四俠》中出現。

黑豹實力強勁,出場就單挑神奇四俠,只為測試戰衣威力。他是非洲神秘國度瓦坎達的國王,可謂狂霸酷炫吊炸天。這個國家擁有來自宇宙的無敵振金,因而科技領先於世界,在《黑豹》電影中,瓦坎達幾乎是世界的中心。

但你可能想不到,代表反種族歧視的「黑豹」,本身也是種族歧視。

原來《逃出絕命鎮》的小哥逃到了《黑豹》片場。

這首先體現在黑豹這個人物的設定上。

黑豹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都說「屌絲靠變異土豪靠科技」,別的超級英雄,無論是依賴變異能力的蜘蛛俠,還是依賴裝備的美隊,或者自主研發裝備的鋼鐵俠,都有著鮮明的共有特徵:哪怕有一定巧合,但其實非他不可。

而黑豹卻是傳承而來,依靠的是血統、天外來的無敵裝備振金、振金換來的無盡財富。

連戰鬥能力都依賴食用特殊的藥草。

瓦坎達這個國家的設定,看似宇宙中心,而且這個國家的人充滿世界責任感,大談和平與愛,但其實卻非常不合理。

比如,瓦坎達的強大不是憑藉先進的社會制度和高智商人群,或者領先的經濟體系,而是單一的奇葩資源——振金,實際上完全靠運氣。這種設定很容易想到現代的某些國家,它們給人什麼樣的印象,獲得怎樣的「尊重」,自然不必多說。

瓦坎達作為漫威宇宙的發達國家,不僅貧富懸殊,而且,這個擁有世界領先科技的國家,生活方式極度落後。國王即位的一系列古老傳統自不必說,這國家的高樓矗立,磁懸浮列車和實驗室十分先進,但普通人連現代一些的交通工具都沒有,還過著刀耕火種狩獵為生的日子,財富和文明僅供上層享用,所以黑豹比鋼鐵俠還有錢。

除了有錢還是有錢。

這一系列設定,正是來自於隱含的種族歧視:非洲酋長土豪多金,非洲人崇尚武鬥,生活方式落後。

所有這些都是主流社會對黑人的刻板印象。

不僅黑豹,細看之下,基本每個黑人超英人設里都帶了點刻板印象的味道。

比如黑人都是運動健將。

《黑霹靂》的主角傑弗森·皮爾斯,是個天生就能控制電流的超級英雄。他之前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曾獲過奧運會十項全能金牌,但由於父親被人謀殺,就回到家鄉制裁了罪犯,併當了加菲爾德高中的校長。

「黑霹靂」的小女兒詹妮弗也是品學兼優的運動員,好像有點諷刺。

同屬DC的超級英雄鋼骨,在受傷前也是一名優秀的美式橄欖球運動員。

還有《刀鋒戰士》,其主角是位吸血鬼獵人,極其能打,有時還會和其他超級英雄幹上一架,比如小蜘蛛。在其創作之初,兩位作者參考了黑人橄欖球明星吉姆·布朗。

這是位橄欖球明星,可不是百度百科裡和他同名的足球運動員。

似乎黑人超英都是高度依賴力量的暴力分子。

反觀白人超級英雄,有士兵,有高智商生意人,高智商醫生,高智商高中生,高智商間諜……

連變身後憨憨的綠巨人,變身前都是高智商的白人博士。

突出天生力量而忽略智商因素的極少。

比如黑人一定混跡於貧民窟,而且多半有前科或者做過小混混。

刀槍不入的力量型選手盧克·凱奇住在紐約最著名的黑人聚居區,白天在亨利·亨特開的理髮店打雜,晚上在夜總會「哈萊姆天堂」里洗碗。

《美國隊長3》和《蟻人》中出現的獵鷹在一個充斥著街頭暴力與幫派鬥爭的黑人住宅區長大並變成罪犯,依靠宇宙魔方獲得了控制鳥類的能力,後來受美國隊長邀請,加入了超英隊伍。

在2014年的漫畫中,獵鷹接任了美國隊長的位置。

比如黑人適合當僕人(就像以前的黑奴)。

《鋼鐵俠》中的羅德上校,永遠是鋼鐵俠的副手打雜。在《鋼鐵俠1》中,他要幫托尼上台領獎、掩飾戰衣的存在、關心托尼的生命安全……在第二部中,他終於如願穿上了另一套鋼鐵俠戰衣,但造戰衣的始終是托尼·斯塔克。在《美隊3》里,他穿著鋼鐵戰衣,幹得仍然是打雜的活兒。

獵鷹,加入復聯乾的事大多都是跑腿:當門衛打蟻人、冬兵受傷替美隊找幫手……

後來終於接過美隊的位置,卻又因為前科問題受不了指指點點退出了復仇者聯盟。

在電影宇宙里,獵鷹更是毫無存在感。

還有《雷神》里的海姆達爾,只是個偶爾出來晃一晃的NPC形象——給大家打開個彩虹橋、偶爾殺幾個人救一些無辜群眾。

很常見的台詞就是:海姆達爾,把彩虹橋打開!

所以你看,黑人超級英雄,幾乎都有著人們對黑人的刻板印象:生在貧民窟,混在理髮店,可能有前科;運動神經超發達智商並不重要;永遠當副手,主要干力氣活;非洲王儲超有錢……

1922年,新聞記者Walter Lippmann首次提出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在社會交往中就像流感,普遍存在、容易傳染,使人憤怒又無法拋棄。在心理學中,它經常和偏見、歧視聯繫在一起進行研究。

央視全屏黑人的春晚小品也因為刻板印象,被外媒諷刺「涉嫌種族歧視」。

儘管反種族歧視運動已經進行了數十年,這種刻板印象並未因此而消失。

16年的奧斯卡——明星大咖們發起了「OscarSoWhite」抗議,尤其黑人演員們抱怨得不到好角色,無法獲獎,奧巴馬等政界社會人士也參與其中,引起廣泛熱議。

奧斯卡是白人的!

頒獎典禮主持人、黑人演員克里斯·洛克開場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這是白人選擇的獎項。好萊塢有種族主義情節嗎?它當然有種族主義,但現在並非是直接的歧視,而是『大學裡姐妹會的那類種族主義』。」

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公開其實,卻通過拉幫結派的方式暗裡排擠。

黑人知識分子們也開始抗議這種刻板印象:

「黑人不光是打籃球、拳擊、唱歌、賣毒品或者強姦別人!」

為了應付反種族歧視的浪潮,近些年來,西方娛樂界對反種族歧視一直採取極端迎合的態度。

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用了黑人赫敏,美劇版《死亡筆記》里L改為黑人,《綠箭俠》中的白人死亡射手在《自殺小隊》中由威爾·史密斯飾演,「神奇四俠」的「霹靂火」也換了,閃電俠的女友Iris也在劇中由白變黑,神盾局長尼克·弗瑞更是由漫威主世界616宇宙中的白人形象,變成了平行世界終極宇宙的黑人……就連最近的美劇《黑霹靂》片頭BGM的演唱者也是黑人歌手妮娜·西蒙,很應景吧。

在《自殺小隊》里,威爾·斯密斯飾演了死亡射手。

2015年12月底,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公布演員表,黑人赫敏讓很多人不能接受。

J.K.羅琳表示:

「赫敏有棕眼睛、捲髮和高智商,但從沒人說過赫敏一定是白皮膚。我很喜歡黑人赫敏。」

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的「黑人赫敏」諾瑪·杜梅溫妮在三人組中格外顯眼。

但是,有哈迷認為,特地安排黑人演員,這種鄭重其事表現出來的迎合態度,才是真正的種族歧視。

《黑豹》所表現的,同樣是鄭重其事的迎合。

宇宙中心瓦坎達,天下第一黑豹,無敵科技振金,聯合國上談愛與和平,黑人做起了世界警察,肩負拯救地球的重任……

但除去《黑豹》的這場狂歡,黑人群體對那些鄭重其事的迎合似乎也並不買賬。

高分英劇《九號秘事》曾有這樣一個片段。

評選最佳女演員的評審團中有一位黑人小哥,在評選到黑人女演員時,主持人讓他先打分,其他人也對此小心翼翼,他對此十分不滿:為啥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平等對待呢!

顯然,黑人似乎並不希望自己被特殊對待,他們也認為「鄭重其事的迎合」也是一種種族歧視。

那麼,到底怎麼維護黑人尊嚴,避免種族歧視?

好萊塢對此如坐針氈:黑人角色如果帶了刻板印象,必然被噴種族歧視;但如果不帶刻板印象,黑人會覺得這是披著白人皮的黑人,是對他們的傷害。

其實,黑人自己也有點懵圈——到底該怎麼看待自己?

就像《撞車》里的各類黑人。

有的一邊噴白人躲著自己是種族歧視,一邊掏出槍就去搶劫;黑人精英的生活與白人無異,然而工作中被質疑「缺乏黑人特質」。

比如,白人如果用了黑人俚語——比如nigga,黑人會覺得這是種族歧視,但他們自己內部反倒用得很歡。

對於這一點,不少學者有自己的看法。

美國學者小勒倫·貝內特(Lerone Bennett Jr.)認為:

黑人在美國被標記為一個黑人、以一個黑人對待、提供黑人感興趣的東西、不論是否願意,強迫住入黑人居住區、被迫像一個黑人一樣思考、戀愛、賣東西和呼吸,最終連黑人也把自己看作了一個黑人……最後他發明了自己。

W.E.B.杜波依斯則直接提出了「兩重性」:

在美國的黑人有一種奇特的感覺,一種通過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通過周圍的充滿輕蔑和同情的人群來衡量自己的靈魂的感覺。每個黑人都能感到他自己作為一個美國人與黑人的二重性(twoness) ——每個黑人都有兩個靈魂、兩種思維、兩種難以調和的競爭和在一個黑色軀體內的兩種思想的鬥爭。

所以到底怎麼辦?

《黑豹》作出了一個示範:只要你標榜「黑人至上」,那些帶有種族歧視的刻板印象,似乎也並不影響黑人群體的狂歡。

其它那些鄭重其事的迎合,黑人群體為什麼不買賬?很可能是因為還不夠讓他們爽。

熱文推薦

《水形物語》上位,冤死的《黑暗騎士》們能瞑目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幻直通車 的精彩文章: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不服來辯:黑豹也是種族歧視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