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以“股票交易系統”評估為例,簡要闡述做一套完整的評估工具的過程。 enjoy~
做產品的人,通常要問自己這些問題:
- “我們這款現在口碑如何?”
- “這個功能,用戶使用起來滿意度怎麼樣?”
- “這一次更新,體驗有提升嗎”
- “和競品A比,我們有優缺點是什麼”
- ……
所謂“知己知彼”,我們通常更輕易“知彼”(了解競品),因為有市場的檢驗、用戶的口碑,還有自己切身操作體驗。 然而對於“知己”,則不那麼確定了,一來因為主觀的“先入為主、身在其中”常常讓我們盲目,二來是我們常常沒有一個可靠的評估系統。
評估、反饋對於產品的進化非常重要。 但我們平常往往是這樣做的:
“這次改版之後,用戶說了什麼?有不好的聲音嗎?”
“用戶又降了,這版做的不夠好嗎?”
“看下用戶對這次優化的總體評分怎樣?”
以上信息,本質上的都是反饋,但是信息雜亂、模糊,我們無法從中得到對於產品各個側面用戶精確的滿意度。
我們需要一個穩定、全面、客觀的評估工具。
- 穩定: 採用統一指標、統一度量,能夠重複測量使用;
- 全面: 所設指標包含用戶和這個功能(系統)接觸的所有信息面,無遺漏;
- 客觀: 要求測量指標全面、嚴謹,對於不同樣本施測能得到穩定一致的結果。
以下,我們以“股票交易系統”評估為例,簡要闡述做一套完整的評估工具的過程。
STEP 1 指標收集
交易系統的指標包括那些內容? 速度流暢、還是內容豐富? 這些都是未知。 這第一步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所有工作的基石。 所以需要盡可能全面收集信息,絕不能出現顯而易見的遺漏。 我們的指標內容收集主要來自:
- 9名內部專家用戶訪談
- 用戶問卷信息收集(343人次)
- 客戶端后台反饋
- 用研已有研究積澱和輿情積澱
訪談時候需要設立一個可以主題,讓受訪者可以圍繞這個主題充分錶達出交易系統所包含的內容。
我們的訪談主題是:
- 目前同花順的交易(含PC和手機),您認為優缺點各是什麼呢?
- 您覺得交易這個模塊,未來的規劃和發展方向應該是什麼?
STEP 2 指標拆分
針對以上兩個主題,專家和用戶同一角度給出建議(訴求),所得內容,需要做語義拆分。 語義拆分是一個集合經驗和直覺的過程,當然也有一些方法論可以藉鑑,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數據的人要熟悉產品和項目,最後出來的結果再反饋給專家把關,基本上都能正確 。
根據內容我們將交易系統的評價維度歸納為以下幾個大類:
- 性能問題
- 可用性問題
- 功能問題
- 內容方面
圖示:部分關鍵信息歸納(僅示部分)
同時,根據內容再細分指標。 在一級指標下再分二級指標(15個):
STEP 3 指標定義
對二級指標賦予明確定義。 這一步既是對各個細分指標的解釋說明,也是為了後一步的指標測量做準備。
STEP 4 指標測量
根據上一步明確的指標定義,直接對目標用戶實測。 15個二級指標都需要真實用戶評分,化為15道實測題目,用戶在充分理解指標含義之後,作出評分。
題目的格式參考如下:
如:“安全:交易的安全,是指交易和資金安全有保障。——您覺得同花順手機交易做得如何?”(評分:0-100,非常不滿意——非常滿意)
通過線上問卷形式實測,回收1434個數據。
STEP 5 指標統計
清理掉失真的數據,得可用數據904個(這裡主要是刪掉作答時間少於最低測試時間的數據)。 主要分析方法:因子分析(二級指標&一級指標; 一級指標&總體滿意度)
注意:因為因子分析原理是靠提取少量分子來描述多個原始變量,而我們此處無需削少因子數目,所以在Extract環節提取因子數目應和原始變量數目相同,比如“功能”下面有5個 二級指標,提取因子數應是“5”。
各個指標對上一級的權重(貢獻力)計算如下:
STEP 6 評估模型
經過上述計算,我們可得初步評估模型如下圖:
從這個係數圖譜,我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對交易總體滿意度敏感的因素是“功能”,而對“功能”指標影響大是“創新性”和“區分度”。 從整理來說,速度、流暢、以及內容方面,的確是目前我們交易系統的短板,也從數據上得到了體現。 總結起來,評估模型能直觀告訴設計者2個問題:
- 目前的系統優缺點是? (知道優缺點,能夠在產品方向上有的放矢)
- 影響用戶滿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是? (根據權重找出改進的優先點,才能搶占用戶口碑)
當然,這只是第一次評估,所有的評估都要有對比才有意義。 評估模型還需要繼續進行2-3輪的迭代驗證,並跟隨未來交易系統的功能調整而逐漸調整,它不是一個靜態的工具。
作者:大狗狗,互聯網金融產品用戶研究員,心理學二年級學渣,公眾號:同花順UED(公眾號:Mob-HitThink-UED)
本文由 @大狗狗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