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奮力趕上的谷歌把重心分散在平板、手機、機頂盒等諸多產品種類上,但八年屢戰屢敗的心酸史表明,要集結PC和手機製造商、形成一股抗衡蘋果的創新合力 ,Android難擔大任。 如今谷歌似乎有意全線退出平板市場。
谷歌發布了Android P的開發者預覽版,這個新系統已不再支持Pixel C和Nexus 5X/6P。 事實上,Android P支持的只有谷歌的兩款Pixel手機(它們本身也賣得不好),這表明谷歌在平板等硬件領域追趕蘋果的雄心已成過眼雲煙。
谷歌推出Chromebook和電視盒子Nexus Player等產品只是試水市場。 不過打造一款自主品牌平板卻是谷歌的重要戰略,既為了與蘋果iPad展開競爭,又可向Android廠商示範如何打造一款好平板。
微軟也曾推出Zune音樂播放器,希望藉此抗衡蘋果的iPod,但以失敗告終。 相較之下,谷歌付出了比微軟更久、更多的努力,但為何在iPad主導的市場裡還是沒能站穩腳跟? 谷歌究竟走過哪些彎路?
Android的蜜月期
2010年初喬布斯・史蒂夫推出iPad並宣告後PC時代的到來。 那時,谷歌在硬件上從未經歷過大敗。 首款Android手機T-Mobile G1在2008年上市,此後Android逐漸佔領主流市場。 雖然初露鋒芒的Android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谷歌對它的前景充滿信心。 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美好。
2009年這一整年,許多手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Android手機,銷售渠道覆蓋了一系列移動運營商。 Android預示著一種開放的、可自由配置的創新型系統。 而當時iPhone只支持GSM網絡,也只能在美國向運營商AT&T購買。
所有排隊等待微軟Windows Mobile平台的知名手機商都願意採用Android。 事實上,谷歌的首個合作商HTC在採用Android前生產了大量Windows Mobile手機。
開源系統Linux從未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 而谷歌以Linux內核為基礎開發的Android卻建立起龐大的生態系統。
iPad橫空出現打破美麗夢境
蘋果iPad的問世讓市場一時陷入困惑。 對於一些Mac用戶,iPad似乎還不夠強大,不能當作電腦用。 市場研究者馬上把它定位成“媒體消費設備”,避免把它與PC銷售做比較,否認它將擾亂PC的銷路。
儘管大量媒體援引某些用戶的抱怨以示對iPad的不看好。 許多市場研究認為iPad並非真正意義的電腦。 由於喬布斯與Adobe公司之間的宿怨,iPad不支持後者的Flash技術,這導致Adobe公司抱怨連連。 儘管如此,iPad仍贏得了大量的用戶,為蘋果占領了市場中數十億美元的份額。
2010年底,蘋果在三個季度內就以約500美元的單價賣出了近1400萬部iPad,這是谷歌Pixel手機去年一整年銷量的三倍多,也超過Tablet PC在過去十年間的銷量 。 比爾・蓋茨把Tablet PC定位為一款帶手寫筆的Windows筆記本,但市場反應冷淡。 Tablet PC實際上很類似蘋果在1994年推出的Newton MessagePad(同樣市場反響平平)。
雖然推出後不被媒體待見,iPad的銷量增長明顯,也激發了適用於iPad的平板應用的需求。 第二年,蘋果賣出了4000萬部iPad,超過了各種最樂觀的預期。
這下許多企業都想進入平板市場分一杯羹。 微軟聯合惠普匆匆推出一款名為Slate PC的平板,但市場不買賬。 微軟花費了兩年才推出下一款平板Surface RT,但還是遭遇慘敗。
擁有類似遭遇的不僅僅是微軟。 Palm公司的Palm OS手機銷量被iPhone遠遠拋在後面。 Palm也趕工趕出了全新的webOS平台以及旗艦手機Palm Pre,可惜銷量依舊低迷。 為了化解Slate PC慘敗的尷尬,惠普收購了Palm,並推出搭載webOS系統的平板TouchPad,希望與iPad一較高下,但這一策略還是行不通。
黑莓也短時間內研發出BB10系統及搭載該系統的迷你平板PlayBook,希望能夠趕在蘋果之前佔領企業級平板市場。
首款適用平板的Android Honeycomb
2011年,谷歌的Android Honeycomb系統通過主要合作商的平板產品亮相。
谷歌對Android的前景充滿信心,Android問世後兩年內手機市場從零開始出現了驚人的發展。 但面對iPad的席捲之勢,谷歌也同其他企業一樣按捺不住,開發了一個平板系統,希望供一系列第三方設備使用。
2011年,為了應對iPad的迅猛發展和平板應用的崛起,谷歌發布了適用平板的Android 3.0 Honeycomb,並延遲了Android系統在智能手機上的更新。
奇怪的是,搭載Honeycomb系統的平板更多地重蹈了Tablet PC的覆轍,未能成功地複制蘋果iPad的成功之路。
惠普、三星和摩托羅拉等第三方企業的平板均搭載Android Honeycomb,可惜無一例外地陷入賣不出去的尷尬局面。 谷歌決定向這些平板商展示如何打造Android平板,此前谷歌也做過類似努力:通過發布Nexus手機示範自己對原生Android手機的構想。
或許是自大讓谷歌屢戰屢敗。 由於過分自信,谷歌在Honeycomb系統和第三方平板的開發都未成熟時就推出產品。 傲慢也驅使谷歌過早地發布家居自動化系統Android@Home,還稱之為“家中的操作系統”,但去年谷歌已停止對這一系統的開發。
去年秋季,谷歌也通過索尼和羅技的電視讓電視機頂盒平台Google TV亮相。 這是一個基於Android的平台,內嵌谷歌Chrome瀏覽器,旨在進軍當時由Apple TV主導的機頂盒市場。 沒想到搭載Google TV的產品銷量慘淡,並讓羅技損失慘重。
儘管如此,2011年末,谷歌當時的CEO埃里克・施密特還不切實際地吹噓,“到2012年夏天,商店中的大部分電視都將採用Google TV。”
谷歌原先以洞察市場、與第三方的高效合作而聞名,這種穀歌模式產出的非整合式產品原本優於蘋果封閉式生態系統研發出來的產品。 但經過幾年的折騰,谷歌的聲譽已快速蒸發。
越來越顯著的是,蘋果的整合策略、對少數產品的專注以及敢於拒絕的強硬作風,促成了幾款突破性產品的誕生。 而谷歌自大而不甘示弱,喜歡遍地撒網、卻抓不到重點,因此連連挫敗。
Nexus 7走低價路線
2012年,谷歌與華碩合作打造了Nexus 7,這是谷歌的首款自主品牌平板,而且走的是低價路線。 這款“原生Android”平板植入了谷歌錢包的NFC芯片以及Google Now服務,體現了谷歌當時的諸多戰略籌碼。
Nexus 7一問世,贏得了許多業內獎項以及評論家的力荐。 但硬件和軟件均存在缺陷,在開售第一年,許多用戶抱怨連連。
第二年,谷歌發布第二代Nexus7,可還是問題多多。 頻頻有報導描述GPS出錯、多點觸控不靈、滑動卡頓等問題,並評論谷歌生態系統依舊落後iOS。
Nexus 9抄襲iPad mini?
2014年,谷歌徹底摒棄平板的低價策略,推出了HTC代工的Nexus 9,不管是配置還是價格,都與蘋果iPad mini很類似,走的是高價路線。 Nexus 9的問世一下子讓Android評論家蒙了。 評論家一直在幫谷歌說話,表示谷歌的低端低價產品對用戶而言性價比很高,不同於蘋果正是谷歌的一大優勢。
Nexus 9的亮點之一是採用了英偉達的丹佛版Tegra K1芯片,這一芯片一直被大肆宣傳。 雖然期待值很高,但Nexus 9在測評中還是跑不過搭載A8X芯片的蘋果iPad Air 2。 而且供Nexus 9使用的平板應用數量也有限。
谷歌Nexus平板的銷量不足為平板處理器的研發獨立提供資金。 蘋果iPad的每年銷量達300億美元,這讓高端A系列芯片的昂貴的定制研發支出十分值得。 iPhone銷量更為可觀,蘋果也把iPhone的部分收入撥向iPad芯片的開發中。
谷歌和英偉達的平板和手機都賣得不好,當時英偉達甚至完全退出智能手機芯片的研發。 目標市場規模大減,Tegra的研發費用自然縮水了。
Pixel C放手一搏
2015年:谷歌發布Pixel C,這是它在Android平板上的最後一搏。
Nexus 9銷量不佳,推出一年半後停產。 2015年末,谷歌的焦點轉向一款新產品Pixel C。 這回Pixel C效仿的不是iPad mini,而是蘋果價位更高的全尺寸iPad Air 2。 它的價格定位高,這再次挑戰媒體的模式化觀點:谷歌持續研發、更新Android,幾乎免費地與廠商分享是極有風度之舉。
儘管價格和iPad一樣走高端路線,但Android對平板硬件的支持不利,適用平板的Android應用很有限。 Pixel C受困於此,在市場中步履維艱,對英偉達的最新產品X芯片也沒發揮任何助力。
放棄Nexus 9平板和Nexus Player機頂盒後,2016年谷歌把自主品牌從Nexus更改為Pixel。 但Pixel C之後就再未推出新的Pixel平板。 去年,谷歌推出Pixel新款手機,但平板方面沒有任何動作。
去年,谷歌發布Android Oreo?時,也針對Android碎片化問題推出了全新的OS功能“Treble”,該功能旨在區分與碎片化硬件相關的底層驅動程序和核心操作系統,讓更多設備中的 Android軟件升級變得更容易。 不過Treble首先得被硬件接納,這就需要硬件製造商的支持。
Treble並不支持Nexus 5x、6P或?Pixel C,這其中的用意就太明顯了:谷歌不打算繼續開發這些產品。 Android P問世後,更凸顯了這一事實:谷歌去意已決,打算抹去平板市場失意的所有痛苦回憶。
Android平板的黯淡未來
由於諸多原因,谷歌在平板市場中屢戰屢敗。 谷歌不僅缺乏蘋果的規模,依賴第三方合作商研發處理器和硬件的做法也未推動銷量。 此外,在Android生態中,谷歌沒能形成一個針對平板的應用市場,而是選擇走捷徑――讓開發者把智能手機應用調整成匹配平板屏幕的版本。 這一戰略早在推出Nexus 7時就明顯是失策了。 不過在當時,雖然Nexus 7實用性不強,但由於價位低,用戶倒不太計較。
不過谷歌后來開始走高價路線,當產品售價與蘋果相當時,消費者的期望也隨之抬升。 谷歌對高性能處理器、平板應用、企業用戶的需求考慮等方面投資不多,這都制約了谷歌硬件未來的銷售潛力。
即使在谷歌和微軟的幫助下,三星、HTC、宏等廠商嘗試生產有吸引力的高利潤平板的努力連連失利。 原因就在於谷歌缺乏製造平板的第一手經驗,因此谷歌開發的Android系統如何能讓搭載它的平板具備與蘋果iPad和iPad Pro抗衡的實力(尤其在專業用戶和企業用戶領域)是個未知數。
去年秋天,谷歌發布了一款傳統的筆記本電腦Pixelbook,搭載英特爾酷睿i5,運行ChromeOS,售價1000美元。 Pixelbook帶有手寫筆,但沒法當做平板使用。 它面臨著來自微軟Surface系列、蘋果iPad和MacBook以及許多其他品牌的競爭。 但大多數知名PC製造商的銷量都低迷不振。 儘管Surface獲得媒體的大量報導,但銷售不佳,遠遠低於Apple Watch。 PC市場已有數年停滯不前。
儘管PC和平板的銷量不景氣,蘋果iPad銷量卻不斷增長。 據IDC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蘋果賣出1300多萬部iPad,收入58億美元。 2017全年,iPad銷量為4380萬部,佔據全球平板銷量的四分之一,使蘋果成為全球平板老大。
隨著蘋果平板的不斷壯大,三星平板的銷量同比大幅下滑,但仍排在第二位,略超過蘋果的一半。 佔據第三位的是亞馬遜,去年的全年銷量是1670萬部,但這很大程度上是虧本促銷的成果。
眾人皆知,蘋果和三星很抵制谷歌Android平台對移動設備生態的控制。 亞馬遜平板運行的是FireOS,不捆綁谷歌服務,內嵌了亞馬遜量身定制的瀏覽器。
谷歌或許會藉著ChromeOS在平板市場重整旗鼓,但ChromeOS除了依靠低價促銷策略佔據了美國教育市場的大塊份額外未有其他業績,而去年夏天,搭載ChromeOS的高端筆記本Chromebook Pixel也黯然下架。 從這些方面看,這一可能性也不太行得通。
距離上一款平板新品已過了兩年,去年12月谷歌也宣布Pixel C下架。 谷歌可能會否認已放棄平板,但想像一下,蘋果若宣布所有iPad下架,新版iOS停止支持iPad,媒體會作何猜想?
Google TV、谷歌眼鏡、Chromebook Pixel、Nexus Player和Android Wear都未能走上陽光大道。 真是難以置信,谷歌平板也沒能倖免,重蹈了它們的悲劇之路。 (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