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中國古代是如何觀星圖的

中國古代先人是如何觀星的

古希臘星圖與中國古代星圖是人類歷史上較完整的兩大星圖體系,前者逐漸演變為目前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而中國古代星圖則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甚至連不少 天文界專業人士也不清楚我國古代先人是如何觀星的,天文學博士、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自己是基於現代天文學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對於中國古代星象體系的了解也極其有限 ,當得知中國古代星空的原貌後,不禁感慨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漫步中國星空》作者之一的齊銳告訴記者,中國古人非常聰明,早在上古時代就開始將滿天星斗劃分成群為它們取名,到了三國時期,由天文學家陳卓統一全天星官 ,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星官體系。 到隋代時出現了《步天歌》,以生動的韻文將周天恒星連綴在一起,彌補了星圖難以流傳、文字不夠形象的缺點,做到了“名中有圖,言下見象” ,由此繁難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變得平易而充滿詩意。 而歷朝歷代都有恆星觀測資料,傳承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天文學家在宋代皇祐年間(1052年)所觀測的恆星數據,它是“三垣二十八宿”傳統星象的典型代表。

“為了恢復宋代星圖數據,復原古人眼中的星空,我們運用現代天文觀測數據,結合天文史學文獻,一一比對了中西星圖中1400多顆星,下了很多功夫,終於完整呈現了中國 古代星空的盛景。”

最早的星官圖,失散已久未能傳世

星座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星官”,東漢張衡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像事,於是備矣。”

中國古代的星官,從天皇大帝到農丈人、從戰場到市場、從天槍到簸箕,其名稱和佈局都非常社會化,地上王國、山川百物、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 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是按照地上人間的模式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世界。

約公元前270年前後,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統一了全天星官,編成一個具有283個星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史稱“陳卓定紀”,陳卓綜合而成 的283官星象體係被後世史書所採納,成為我國觀測星象的基礎。

陳卓關於全天星官的劃分凸顯了中國“二十八宿”星官體系,“二十八宿”簡單地說,就是先以歷史上一些重點觀測的恆星作為標準,然後再以線形聯絡起它近旁的部分星, 如此構成一宿。 全天共有28個宿,分為四組,稱為東、南、西、北四官,即東官蒼龍、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這二十八宿為代表,攜領囊括 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創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 人們仰觀天頂,先把北極周圍的廣泛天域定為“紫微垣”,也叫“紫宮”或“中官”。 由於古人已將二十八宿分配入東西南北四官,而中官僅含一個紫宮,有些單薄,先人便將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間的部分天域進行了劃定,分別命名為“天市 垣”和“太微垣”。 三垣在隋唐之際趨於成熟,合併二十八宿後成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體系。 後來“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礎上成為“三垣二十八宿”體制。

《漫步中國星空》作者之一的萬昊宜告訴記者,基於傳統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體系,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有別於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處,自陳卓初定至體製完全建立 ,傳承了千餘年,一直到明清之際。

遺憾的是,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已散失,未能傳世。

《步天歌》長度,內藏天文常識

雖然最早的星官圖未能傳世,但後人能通過相關史籍來觀其原貌,這些史籍主要是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 公元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佈局,將此前流傳的星官知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 。 唐朝初年時有人又對歌詞作了修訂,從此《步天歌》成為表述中國星象的代表作,至今流傳。

《步天歌》首次詳細整理和記錄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尋星順序都嚴格遵循實際觀測。 先描述每宿的主體,再以宿星為主,描述所統率的各星官與主體間的相對方位關係。 形式上採用通俗的詩歌體例。 《步天歌》成為後世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著述的一種標準範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清代學者梅文鼎對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 《步天歌》易懂 、易學、易掌握,成為中國古代學習天文的必讀書,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就一面讀《步天歌》,一面觀察星象,“時素秋無月,清天如水,長誦一句,凝目 一星,不三數夜,一天星斗,盡在胸中矣”。

萬昊宜告訴記者, 《步天歌》的特點是文辭淺顯,內涵豐富,星名完備。 它所用語言並不深奧,所取用的材料也不過是整理串聯起已有的專業知識,這些特點使它能夠在中國天文學史上長久地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點很少有其他著作能與之相 比。

更讓人稀奇的是,在流傳下來的《步天歌》各個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 作為一部天文學著作,這當然不是巧合,作者細密的設計心思暗藏其間,中國古代周天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詞 原意所在。

北斗七星,愛被古人描繪成座駕

我國地域範圍處北半球30度到45度間,生活在這個緯度區域的先人們仰望星空,發現所有的星星都是東昇西落,旋轉的中心就是北天極,它相對固定不變,而處在 北天極最近的一顆星,也就是現代人稱作“北極星”的星,在古代實際上被叫做“勾陳”。 而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就被稱為紫微垣,它是天皇居住的地方,紫微垣含有37個星官。

在《步天歌》裡,對紫微垣的部分星官是這麼描述的:勾陳尾指北極巔,勾陳六星六甲前,天皇獨在勾陳裡,五帝內座後門是,華蓋並槓十 六星,槓作柄像華蓋形……

在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這七顆星有各自的名稱,從勺頭開始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 ”、“開陽”、“搖光”,位於勺頭的前4顆叫斗魁,其餘3顆叫斗柄。

由於“北斗”圍繞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運動,所以從很早開始,“北斗”就被人們想像成天帝的車駕。 《史記·天官書》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巡查四方,定 四時,分寒暑。

在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梁祠中,就有“鬥為帝車圖”的畫像石,圖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 ,斗柄3星組成車轅。 這輛車沒有車輪,它是騰雲駕霧而行的。

把北斗七星看作車子的民族很多,如古巴比倫人把“北斗”看作貨車,古埃及人看作是伊西斯女神之車,英國人看作是亞瑟王之車;阿拉伯人稱“北斗”為車 星,斗口4星是四個車輪,斗柄3星是三匹馬或三頭牛,“開陽”旁的“輔星”則是趕車夫。

萬昊宜介紹,在每天的黃昏時分觀察北斗七星,人們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 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為指示季節的星空標誌。 戰國時代的《冠子·環流篇》中寫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說:戰國時候,在春分時節每當黃昏來臨,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東方。 由於地球繞日公轉的緣故,斗柄“東指”的時間會逐日提前4分鐘。 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時間抬頭仰望北斗星,會看到斗柄指向逐漸沿逆時針旋轉,到了夏至黃昏,斗柄已旋轉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標誌著夏季的開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則 分別指向西方和北方,標誌著秋季和冬季的開始。

不過由於歲差的影響,從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現今在春分時要看到“斗柄東指”,已不再是黃昏時分,而是在幾近子夜的23時 30分左右了,其他的季節延時也與此相同。

天上的街市,劃分也是按片區

除紫微垣外,天上還有其它獨立的天區,我們的先人用星星組成的城牆,分別圍起天上三個獨立天區——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以它們為 縮影,講述了社會運行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文化、政治和經濟。 仰觀頭頂的三垣,細細琢磨每個星官的含義,讓人回味無窮,對先人智慧的敬仰油然而生。

要想在天上同時看到這三垣,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節氣前後。 當黃昏來臨,一絲清風送走夏日西邊最後一線光亮,舉目北望,莊嚴的紫微垣,儼然高懸北極四周,“北斗”和“文昌”居於垣左,而“華蓋”和“傳舍 ”列於垣右;轉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掛,以它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們處理政務的太微垣;向東看去,東南方 地平線上銀河正慢慢升起,銀河西岸邊就是熱鬧的天市垣,仔細傾聽,穿過林間悠揚的蟬鳴,是否能聽到來自天上集市的叫賣聲……

至於人們常在評書裡聽到的“二十八宿”,其實是28片天區,按照方位分為東、北、西、南4組,每組含7宿,分別是:東方蒼龍包括角、亢、 氐、房、心、尾、箕七宿,共有46個星官;北方玄武包括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共有65個星官;西方白虎包括奎、婁、 胃、昴、畢、觜、參七宿,共有54個星官;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共有42個星官。 全天三垣二十八宿一共283個星官,共計1464顆星。

在每一宿天區的眾多星官中,人們選取其中的一個作為代表,並以它的名稱來命名該宿。 這個代表星官稱為宿星。 例如:角宿有 11個星官,其中“角”這一星官是角宿的代表星官,它就是角宿的宿星。 283個星官中擁有的星數多少不等,少的只有1 顆,多的有40餘顆,人們在每一個星官的若干顆星中,選取一顆星作為主星來代表這個星官, 這顆星被稱作該星官的“距星”,例如“帝席”星官有3 顆星,其中位置居東的大星是它的距星,稱其為“帝席一”。

中國古代觀星圖 展現古人的詩意與智慧

迄今為止,中國的星官和希臘的星座是世界天文學中兩個研究星空的最完整體系。 然而,中國古代星圖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當下已很少有人了解我們中國自己的星空了。 近來,完整的中國宋代傳統星空得以恢復和重現,展現了中國古代星空中的生活和詩意。

從古至今,光輝的日月、燦爛的星空,一直吸引著地球上人們的目光。 西方星座多以希臘神話和動物名稱來命名,如仙王座、仙后座、小熊座等。 目前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是由古代巴比倫和希臘天文學演變而來的,而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則因西方科學體系的衝擊,同時又版本眾多,謬誤頻現等原因自清末逐漸淡出 主流。

星座在古代中國被稱為“星官”,東漢張衡如此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像事,於是備矣。”中國古代的星官,從天皇大帝 到農丈人、從戰場到市場、從天槍到簸箕,其名稱和佈局都非常社會化。 山川百物、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是按照地上人間的模式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世界。

不同於西方星座以神話中的神、人或動物來給星座命名,中國古人把紫禁城裡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個“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 中垣。 它以北極為中心,並以北極附近的一片星群為基礎而構成。 中國古人發現,北極有一顆星星是不動的,其他星星都圍繞著它轉,因此把這片天區選作皇宮。 那顆不隨天球旋轉而轉動的星星被古人稱為“天極星”,成為皇帝的象徵。 自然也少不了代表后宮、庶子、太子、妃子的星名,還有星星被叫作丞相、侍衛官、輔弼、少尉等,另外還有星星被稱作天廚、天床、天牢、天廁等 。 而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主要指朝廷,天市垣則是三垣的下垣,就是老百姓的集貿市場。

要想在天上同時看到這三垣,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節氣前後。 當黃昏來臨,一絲清風送走夏日西邊最後一線光亮,舉目北望,莊嚴的紫微垣,儼然高懸北極四周,“北斗”和“文昌”居於牆左,而“華蓋”和“傳舍 ”列於垣右;轉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掛,以它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們處理政務的太微垣;向東看去,東南方 地平線上銀河正慢慢升起,銀河西岸邊就是熱鬧的天市垣,仔細傾聽,也許能聽到來自天上集市的叫賣聲……

在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這七顆星有各自的名稱,從勺頭開始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 ”“搖光”,位於勺頭的前4顆叫斗魁,其餘3顆叫斗柄。

由於“北斗”圍繞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運動,從很早開始,“北斗”就被人們想像成天帝的車駕。 《史記·天官書》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巡查四方,定 四時,分寒暑。

在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梁祠中,就有“鬥為帝車圖”的畫像石,圖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 ,斗柄3星組成車轅。 這輛車沒有車輪,它是騰雲駕霧而行的。

在每天的黃昏時候觀察北斗七星,人們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 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為指示季節的星空標誌。 戰國時代的《冠子·環流篇》中寫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說:戰國時候,在春分時節每當黃昏來臨,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東方。 由於地球繞日公轉的緣故,斗柄“東指”的時間會逐日提前4分鐘。 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時間抬頭仰望北斗星,會看到斗柄指向逐漸沿逆時針旋轉,到了夏至黃昏,斗柄已旋轉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標誌著夏季的開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則 分別指向西方和北方,標誌著秋季和冬季的開始。

不過由於歲差的影響,從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現今在春分時要看到“斗柄東指”,已不再是黃昏時分,而是在幾近子夜的23: 30左右了,其他的季節延時也與此相同。

早在上古時期,當時的人們就將滿天星斗劃分成群,並一一取名。 約公元前270年前後,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統一了全天星官,編成具有283個星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史稱“陳卓定紀”,這一星象體係被後世 史書所採納,成為我國觀測星象的基礎。 陳卓關於全天星官的劃分凸顯了中國“二十八宿”星官體系,二十八宿簡單地說,就是先以歷史上一些重點觀測的恆星作為標準,然後再以線形聯結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構成 一宿。 全天共有28宿,分為四組,稱為東、南、西、北四官,即東官蒼龍、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這二十八宿為代表,攜領囊括全 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創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 人們仰觀天頂,先把北極周圍的廣泛天域定為“紫微垣”,也叫“紫宮”或“中官”。 由於古人已將二十八宿分配入東西南北四官,而中官僅含一個紫宮,有些單薄,他們便將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間的部分天域進行了劃定,分別命名為天市垣和 太微垣。 三垣在隋唐之際趨於成熟,合併二十八宿後成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體系。 後來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礎上成為三垣二十八宿體制。

可以說,基於傳統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體系,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有別於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處,自陳卓初定,至體製完全建立,傳承了千餘年,一直到明清之際 。 遺憾的是,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已散失,未能傳世,後人只能通過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來窺其原貌。 公元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佈局,將此前流傳的星官知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

《步天歌》首次詳細整理和記錄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尋星順序都嚴格遵循實際觀測,採用通俗的詩歌體例,以生動的韻文、將周 天恒星連綴在一起,彌補了星圖難以流傳、文字不夠形象的缺點,做到了“名中有圖,言下見象”,由此繁難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變得平易而充滿詩意。

清代學者梅文鼎對《步天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

更讓人稀奇的是,在流傳下來的《步天歌》各個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 這當然不是巧合,作者細密的設計心思正暗藏其間——中國古代周天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詞原意所在。

古代天象記錄-石刻紀錄

中國在殷商時期就有天文觀測的紀錄,從古代的甲骨文出土就看到有關太陽月亮等的圖騰,因此在歷史上由文字和圖形記載的天文紀錄當然也不計其數。

古星像圖大致可依性質區分為具示意性或科學性兩類,一類是為裝飾或宗教目的製作的示意性星像圖,如漢唐以來的墓室頂部,經常發現有彩繪的或石刻的星象 圖,這類星圖顯然繪製得比較粗糙,且象徵意義遠比精確性來得凸顯,內容往往也不完整,有的只繪出單一的星宿(可能和當事人生前的官位相關);另一類是 常出現在書籍、畫卷、石刻儀器等上面具科學性的星圖,是古代天文觀測者為認知教學和記錄天空星星位置而繪製的,其內容除了受肉眼能見度而局限於個數較少的 恆星,無法和現代望遠鏡能觀測到的眾多恆星個數和星座數目相比較外,星圖內容較準確、記載的天象也比較完整,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人對恆星的觀測,和研究地球自轉 和公轉運行的變遷,如「歲差」規律的探研。 可惜這類星圖流傳下來的不多,依文獻記載所提及的戰國時代的甘、石、巫三家星圖、三國時期陳卓編制的星圖等都早已失傳。 現存的星圖有唐代的敦煌星圖、宋代蘇頌《新儀像法要》中的星圖及蘇州石刻《天文圖》等較具科學價值。

歷史上有非常多具有高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星圖都已經失傳,得以流傳至今的大多是以石刻記載的方式留下:

蘇州石刻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時代就有了關於天文星象的文字記載,繪畫和雕刻天文星像也有悠久的歷史。 南宋時在蘇州雕刻的天文圖碑,是中國現存較早且較有系統的一塊天文圖石刻。 此圖不僅是重要的科學史料及文化遺產,也是世界著明的天文文物,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重視和研究。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南宋淳佑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的,原圖是黃裳所獻。 由王致遠負責書文和刻碑的工作。 所依據的素材主要是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至公元1085年)的觀測結果。

碑石高216公分、寬108公分,碑額題“天文圖”三字,故俗稱“天文碑”。 碑石上部是一幅圓形全天星圖,星圖外圈直徑約91。5公分,星圖本身直徑約85公分。 畫法是按古法,以天球北極為圓心,用三個同心圓加宿度線來表示的。 整個天文圖 共刻恆星1434顆,星圖下方有兩千多字的說明,概括地敘述當時所知的一些天文知識。 它保存了我國在十一世紀恆星觀測的部份資料,提供了古代星宿位置的重要訊息,具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中圖是用現代星座盤觀測的方式參閱蘇州石刻天文圖製作的星圖。

山東嘉祥武梁寺石刻北斗星

山東嘉祥武梁祠石刻畫像北斗星圖說明以北斗七星作為車子的框架,意表《天官書》所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像圖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墓石刻星像圖是依“蓋天說”而繪製的“蓋圖”, 它類似於現今天文觀測使用的星座盤:觀測者坐北朝南(因我國位處於北半球, 長年 見到的日月都出現於南方),仰天觀星, 以看起來似乎不動點(北極星附近)為蓋頂, 下方為南方,日月星辰將從“左”而右週期地“旋”轉 運行。 到了漢代,出現了改進型的蓋圖,圖中有了三大小不等的同心圓:上規、內規、下規。 在上規內的星辰,一年四季不落地平,到夜晚即可看見,故上規內又稱之為“恆顯圈”。 內規表示“天赤道”,上規和下規間的中圈其上的星宿會陸續路經頭頂上空。 在下規外的星辰, 終年在地平以下,常隱不現,故稱之為“恆隱圈”。 恆顯圈和恆隱圈與中圈的距離相等。 這類星圖以五代吳越文穆王錢元 墓的石刻 二十八星宿圖和蘇州石刻天文圖 為代表。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 墓石刻星像圖是公元 941 至 960年間建造,刻星像用陰紋勾刻,星和星之間用線聯接,刻工細緻,星象位置也相當準確。 比蘇州石刻天文圖早了三百多年,同時,尺寸約比蘇州天文圖直徑大一倍。

敦煌星圖中紫微垣

1899年敦煌莫高石窟內發現藏經洞。 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

伯希和盜走了九千種敦煌歷史文物及藝術品卷子,其中有一卷編號MS3326 的星圖, 上繪有1350多顆星,這星圖約畫於公元八世紀初,是世上現存古星 圖中星數最多、 最古老的重要星圖。 現藏於英國圖書館中。 這卷圖的畫法是以十二月開始,按照每月太陽位置的所在,分十二段把赤道附近的星座繪出,並文字說明;最後, 再把紫微垣畫在以北極為中心 的圓形平面投影圖上。 在此應該特別提出,國外使用類似的畫法要比敦煌星圖晚六百多年。 上圖是現仍藏於英國圖書館中的敦煌星圖之一部分,星圖中繪的是北極附近的紫微垣。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像圖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像圖。 12塊長方磚上的彩繪,由東而西,第1幅是太陽,第7幅是月亮,其餘10幅都是星像圖。

石氏星表

星表者,乃是天文觀測者長期觀察後,將大量測得的恆星以坐標系統性的彙編而成,它是天文學家們的重要參考工具。 我國古代最早的星表編制人是戰國時代的魏人石申(約在公元前4世紀),他編的《天文》一書共八卷,被後人譽為《石氏星經》。 可惜至宋代後失傳,還好在唐代《開元占經》中可看到《石氏星經》的一些片斷,並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 一百餘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 依據歲差規律推算證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紀測定的,遠比古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紀編制的星表還早。 可見石氏星表是現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盤點古代著名手段毒辣勾引上位的小三 歷史上正妻是如何整治小三的?

在物慾橫流、婚姻岌岌可危的今天,很多遭到配偶背叛的主婦,不顧一切地報復“小三”,手段不所不用其極,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其實,女人殘酷打擊“小三”古已有之,而且手段是數不勝數。 是隱忍原諒還是撕逼暗鬥,看古代正妻如何整治小三?


古代女子的性感內衣另有門道 簡直太露骨了!

古代女子對衣服的穿著都是在胸衣外加上長衣,而所謂的胸衣大多都是紅肚兜,古代美女內衣就只是為了群暖嗎?近日有專家揭開了古代女性內衣中隱藏的秘密 ,天吶,太露骨了吧。 ……


贛州博物館 首次展示古代最大錢幣“鐵元寶”

數件國家一級文物日前在江西贛州博物館新館展示,其中包括首次公開現身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鐵元寶”,讓參觀者一睹這一中國古代最大的錢幣。 網絡配圖9日,贛州市博物館館長韓振飛在接受中新……


揭秘:古代新郎新娘洞房為何要喝交杯酒?

什麼是交杯酒? 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式,在古代又稱為“合卺”(卺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古語有“合卺而醑”,孔穎達解釋道&ld…. ..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中國古代是如何觀星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