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電商平台的生態建設一:經濟學原理

專為互聯網人打造的365天成長計劃,500門視頻課程隨便看,構建你的產品、運營知識體系。 查看詳情

作為系列文章《電商平台的生態建設》的第一篇,本文主要闡述三個問題:電商平台的概念是什麼,包括哪些行業? 電商平台為什麼會產生? 電商平台的經濟學原理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一、電商平台的概念及邊界

百度百科的定義是:

“電子商務平台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台。”

這是非常精確的了,我只補充一點,除了企業和個人,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事業單位也在電商平台上進行採購。 並且平台也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Pc端網站和手機App,7Fresh、盒馬鮮生等線下店;叮咚音箱、天貓精靈等智能終端都將成為我們“交易洽談”的平台。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電商平台就是一個: 由很多商戶和消費者組成的市場,同時有一個提供市場經營所需各項服務的管理者

京東、天貓、淘寶、美團、去哪兒、閒魚、拍拍二手……,這些貌似都符合電商平台的定義,有很多商戶;有個人、企業、政府、事業單位等各種類型的 消費者;同樣有一個市場管理者。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電商平台進行分類呢?

1、B2C零售平台

簡稱“商對客”,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平台上的商品提供者都是企業。 京東、天貓等都是典型的B2C零售平台

2、C2C零售平台

簡稱“客對客”,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平台上的商品提供者都是個人或小規模的個體工商戶。 淘寶是典型的C2C零售平台

3、跨境電商平台

因跨境電商涉及外貿,在物流、支付等方面與國內電商平台的交易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將跨境電商平台單獨分類。 京東全球購、天貓全球購、網易考拉海購是典型地跨境電商平台

4、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我們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吃飯、看電影、旅遊、坐車、住宿、家政等生活場景提供服務的電商平台。 因此,淘票票、攜程去哪兒、滴滴摩拜、途家、58到家、京東到家等都是典型地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5、二手交易平台

很明顯,是指提供二手交易的平台。 閒魚、轉轉、拍拍二手等是典型的二手交易平台

看完電商的分類,我猜測大家可能會產生下面這些疑問:

京東也提供旅遊、住宿、票務等各項本地生活服務呀,為什麼是B2C零售平台? 去哪兒攜程也是很多企業在提供服務呀,為什麼不是B2C零售平台呢?

如果你也產生了這些疑惑,可能和我一樣,是因為對 平台 這兩個字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我們不可將京東平台簡單地理解為我們常用的京東App或網站,應該把它當做一個 市場 看待。 App或網站只是市場的一個交易渠道而已,京東既有商戶提供電腦、家居、服裝等實物商品(他們分別構成了電腦品類市場、家居品類市場、服裝品類市場),也有商戶提供旅遊、看電影、 坐車、家政等本地生活服務,而App或網站只是把這些不同的市場放在一個渠道交易而已。 因此,當我們說京東平台時,既可能指服裝平台、也可能指家政平台。 我們應該用市場的概念來理解平台,而不是某個具體的App或者網站。 因此,我們可以把京東App或Pc網站內的旅遊、票務等市場分別當做和攜程、淘票票一樣的子平台看待。

另外,為什麼會將去哪兒攜程歸類到” 本地生活服務 “電商平台呢,我的主要標準是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市場 )提供的更多是服務,而B2C或C2C零售平台提供的是商品。 另外,攜程去哪兒也可能會有賣產品的商業模式(切記不要將平台理解為某個App或網站,要形成平台是市場的概念,App和網站只是市場的交易場景之一而已,我們要關注 的是市場本身)。

《電商平台的生態建設》系列文章將更多的從京東淘寶的零售平台出發,也會穿插一些二手、服務平台的案例。

二、電商平台為什麼會產生?

因為技術、用戶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逐漸習慣在網上購買商品和服務。 對於電商的產生,我不做贅述,本文主要介紹一下為何會出現平台,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導致在任何電商可以進入的產業都會出現平台:

(1)降低交易費用與專業化分工

對於用戶而言,如果每一個品牌商都有一個自己的電商網站,無疑會增加很多購買成本,故需要一個信息集合頁;對於小品牌商而言,耗費大量資源在電商基礎設施上(營銷 、網站建設、服務器、物流配送等)顯然是不經濟的,因此願意支付一定費用讓一個第三方平台幫他們完成。 因此,平台的誕生可以通過信息的集合提高生產效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和生產者。 滴滴、京東、淘寶、美團都是這樣的。

(2)零售的本質

零售本身就是連接品牌商(也可以是自身)和消費者的產物,從零售的發展史(前店後廠→百貨商店→連鎖經營店→超級市場),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趨勢,人、貨、 場結合的越來越緊密。 因此,在電商裡也一樣,各種產品需要一個集中展示給消費者的地方。

平台的誕生是必然的,至於為何京東、淘寶、天貓、美團、滴滴、摩拜能成為巨頭,這是偶然的。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垂直領域也在誕生平台。

三、電商平台的經濟學原理

我為什麼要以“電商平台的經濟學原理”作為本節的題目? 這是因為我發現經濟學的很多理論、模型都可以在電商平台得以復現。

西方經濟學最主要的一個領域是關於市場的研究,正如我對電商平台的定義: 由很多商戶和消費者組成的市場,同時有一個提供市場經營所需各項服務的管理者 。 它本身就是一個市場,同時有很多行業子市場,電商平台的工業類目劃分就是各個子市場。

舉個栗子:經濟學一般將市場分為完全壟斷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 這都可以在電商平台找到研究對象,如淘寶的服裝品類就非常接近完全競爭市場,而手機品類就非常接近寡頭競爭市場。

另外,經濟學對於“檸檬市場(次品市場)”一直非常感興趣,任何平台為何一定要高調宣布打假? 因為在極端情況下,太多次品的存在導致消費者無法甄別出好商品,該市場會萎縮和消失。 我們在電商平台上一定經常看到各種打標,除了營銷作用外,也有幫助用戶甄別好品,減少檸檬市場的目的。

本文僅以“電商的經濟學原理”開個頭,做簡單介紹,在以後的系列文章中,會更多的體現這方面的內容。 經濟研究的本質是防止經濟危機,保持經濟體的不斷增長。 因此,我準備寫《電商平台的生態建設》系列文章也是為了研究電商平台這個經濟體如何實現有效性及GMV的不斷增長

#專欄作家#

平章大人,本名“方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就職京東無界零售賦能事業部。 專注無界零售、平台生態、行為經濟和營銷科學化領域研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電商平台的生態建設一:經濟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