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商的根本? 為什麼說電商的根本是供需?
電商的根本是“供需”
電商,近些年,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成事者鮮見,全因多數人捨本逐末,迷失其中,看不清電商的根本,今日簡單聊聊——
什麼是電商的根本? 首先,觀主認為,要撇去了“電”字來看,那樣,電商的根本與傳統商業的根本,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差異甚微!
而加上這個“電”字,即所謂的互聯網信息化,不過是一種展現形式和渠道的演變罷了,切勿亂花迷人眼,反落下乘!
君不見,人類文明之初,懵懂中“以物易物”,那是因為有所求,於是緊隨而來的是:因為需求的自然產生,進一步演變出了“交易”這種早期商業行為 。
而隨著時代變遷,交易模式也不斷進行著演變,慢慢的,人們開始不滿足於現狀,學會了創造和使用貨幣,學會了研發新產品來迎合需求,學會了自我包裝和營銷等等。 最終,在當下,人們開始依賴通過虛擬的網絡,來進行商品的銷售。
故,電商的根本,或者說商業的本質,實則就是“供需”二字,確切的說,是“供”由“需”生,“需”會不斷推動“供”的發展,進一步發展成 “反向定制”,而有趣的是,隨著“供”的發展會反過來再次影響和激勵“需”,使之進化提升,從而不斷的相互促進和進化!
我們再舉個栗子——
傳統的以物易物——無法公平對等的交易,缺乏統一衡量單位,低效且失衡,往往交易後會有人吃虧,於是這一“需求”推動了貨幣的誕生;
現代的電子商務——交易信息不對等,交易過程不透明,交易低效且週期長,非必要損耗過高,於是這一“需求”又推動了電子商務的誕生!
所以,不難定論,電商本身就是“供需”下的產物,是傳統商業在新的需求下的自然演變和提升!
不妨再回憶下:還沒有電商的歲月裡,人們不買東西嗎? 商家不賣東西嗎? 如果非要跨過商業的本質去談電商,就彷若當下很多人,愛在互聯網前加“移動”二字一般,非活生生的把一種“需求”進化,所自然帶來的“供給” 發展,給冠冕堂皇的定義成全新的產品形態!
觀主認為,在談電商時,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因為在“商”前加了個“電”字而捨本逐末,忘卻商業的的本質——“供需”!
最後,拋磚引玉,說說觀主理解的:如何從“供需”角度去把握住電商? 同時一個良性電商平台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如果要從無到有做一個電商平台,需要思考哪些點?
“供”的角度:
- 1.賣什麼? (產品定位、產品研發):產品指線上線下銷售的實際商品,非單指互聯網技術層面的產品,你先得確定賣什麼;
- 2.誰提供? (供應管理、倉儲物流):如果是生產型,你的整條上游供給如何搭建和確保? 如果是自營型或者平台型,前者如何採購和倉儲? 後者如何招商引流?
- 3.成本呢? (產品成本、營運成本):營運包含人力成本、推廣營銷等等所有非產品本身帶來的成本,如何核算投入產出? 盈利關鍵指標是什麼?
- 4.賣給誰? (市場定位、用戶畫像):市場定位中也包含了定價策略;
- 5.怎麼賣? (營銷推廣、渠道拓展):前者重品牌包裝,後者重渠道鋪貨。
“需”的角度:
- 1.買什麼? (用戶真實需求的挖掘):用戶需要買什麼? 是否和用戶畫像、市場定位契合?
- 2.為何買? (和競品比核心優勢?):為你的用戶找一個非你家不買的理由!
- 3.從哪買? (如何讓用戶找到你?):事關渠道、推廣、佈點、形式;
- 4.怎麼買? (服務流程和用戶體驗):服務設計與交易功能的結合;
- 5.滿意嗎? (全流程滿意度如何?):包含很多緯度:如買的東西是否達到目標? 購物體驗如何? 等等等。
其實,無論做電商,還是傳統商業,這些點都需要做充分的考慮,才能比較務實的把事給做好!
總結:
讓“需”反向定制“供”,推動其發展!
讓“供”正向激勵“需”,促進其進步!
作者:寧白衣,魔窗產品總監,9年互聯網產品設計經驗,曾主導多個B2B供應鏈電商項目從0到1。
本文由 @寧白衣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