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趨利的,我們要讓一輩子勤儉節約的農民花錢,首要任務是要農民賺錢,去接受農村電商,而不是用低廉的商品去消費農民。
農村電商的發展本質: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和農村供應能力低下的矛盾。
農村電商發展的基本出發點: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才是重點。 農村電商跟城鎮電商的區別在於,農村電商不只是要讓商品走進農村,更要解決農村內部富餘勞動力和富餘物資走出來的問題。 人都是趨利的,我們要讓一輩子勤儉節約的農民花錢,首要任務是要農民賺錢,去接受農村電商,而不是用低廉的商品去消費農民。
農村電商發展的阻礙:
- 農民低微的收入與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的矛盾;
- 農村建設差與電商發展的硬件配置的矛盾;
一、農村現狀
1.人口情況
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 從城鄉結構看,2017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7661萬人,減少1312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 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
2005-2017年中國鄉村人口數量走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諮詢整理
1.1“三留守”情況
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以下簡稱“三留守”人員)。 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離土離鄉,紛紛外出到發達地區務工經商。 這對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擺脫貧困桎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使農村人口大幅流動,衍生出龐大的“三留守”人員。 ——摘自《農村三留守》作者徐斌
針對“三留守”現狀的建議以及對策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1,保證“三留守人員”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2,發展縣村經濟,讓農民在本地實現增收致富,從根本上 減少“三留守人員”。
2.經營收入情況
2017年1-6月中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561.84元,同比增長7.43%;2016年1-12月中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363元,同比增長6.2%。
2013-2017年中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諮詢整理
2013-2017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諮詢整理
由上兩幅圖可以看出農村的人均收入依舊地下,人均每年收入僅為萬餘元。
3.物資情況
農村主要勞動力外出,導致的物質情況:
- 田地富餘,沒有完全利用;
- 物資轉化率低,沒有銷售渠道,基本上是在市集的時候進行售賣。
4.需求情況
本村的物資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考慮到農村的快消品需求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並且有便利店的補充提供,農村真正的需求在於高端產品以及部分可以長期使用的商品。
二、農村電商走出去分析
1.消費者分析
農村商品一共可以分為幾個類目:水果、蔬菜、肉類、蛋禽、糧油、副食、其他經濟作物(茶葉)。
根據農村商品類目以及用戶的區域,基本上可以分為3種消費人群:
- 同村;
- 同城;
- 全國。
並且針對農村的設施以及網絡認知情況等:考慮第一期發展同村和同城的農村電商,第二期考慮全國的農村電商,第三期發展走進來的農村電商。
1-1.同村
同村基本上很難做電商,基於農民的人情消費的情況,自產的商品,基本上用於人情往來或者是價格不穩定因素太多(看人定價),這部分商品不做同村電商 的考慮範圍。
一期考慮用外來商品來培養同村電商的意識,例如便利店。 後面會詳細介紹。
同村的物流方式:便利店自己及時配送。
1-2.同城
城市針對食物的品質要求日益增高跟目前養殖的雞鴨魚豬肉肉質差,以及量化器械化的糧油副食生產食物口感以及品質差之間的矛盾。
普通農民的商品由於都是自產自銷,以及農民淳樸的特質,所以大家對農民的作物比較放心。 並且養殖類的口感和營養也要比養殖場的肉蛋禽要好不少,所以在城市比較暢銷,價格也要貴不少。
一期主要同城銷售的商品品類為:生鮮,副食,糧油和一些經濟作物為主。
同城的物流方式:商品主打隔天達,由貨車/私家車進行配送。
1-3.全國
全國范圍內的商品銷售,前期以糧油、副食、經濟作物的加工品為主,近範圍考慮水果品類。
生鮮類商品考慮到鄉鎮的物流包裝,以及物流時間等因素限制,需要先搭建一定的物流設施方可進一步擴展
全國的物流方式:由快遞配送
2.供貨商分析
供貨商即走出去的的農村電商發起人:前期在農村設點為便利店,有他們調動,也可以直接跟便利店合作,提供執行方案,並且監督執行進度,由他們進行整合本村的 商品資源,在線進行管理,並且進行宣傳和配送。 用此產生的利益來吸引其餘的農民加入。
中期考慮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調動農村的富餘勞動力,展開農作物或者農副產品的拓展。
後期,在部分主要勞動力回歸之後,考慮引進輕工業進入或者發展鄉村旅遊的發展,進一步消費鄉村勞動力,組建農村電商。
3.基礎分析
農村電商的發展基礎分為幾種:
- 設備基礎;
- 技術基礎;
- 商品基礎;
- 團隊基礎;
- 物流基礎;
- 品牌包裝基礎
3-1.設備基礎
包括網絡基礎,要想農村商品走出去,只要有一個網絡就可以了,但是若是要發展同村電商以及電商走進村就必須要讓整個網絡覆蓋全村。 90年代的“要致富,先修路”,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變更為“要致富,先聯網”。
3-2.技術基礎
農村電商,首先要有的就是技術基礎與支持,我們可以藉助現下正火的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有極大優勢:
- 微信普及率高
- 不需要重新下載軟件,對於農村居民手機普遍偏差的情況更有優勢
- 微信紅包的推廣,讓城鎮和部分農村居民具備微信在線支付的能力
微信小程序的痛點:小程序的使用環境並不成熟
3-3.商品基礎
農村商品品類繁多、數量少、沒有規模化量化,想要收集起來並且做電商不容易,並且前期不適合自己存儲,壓力過大。 需要有一個人去進行商品整合,進行採購和處理以及產品質量把關。 這個人需要在農村里面有一定的人緣,並且能夠有一定的經商意識。 所以前期考慮由便利店店主擔任,進行商品上傳,以及有訂單的時候,安排採購和發貨。
前期同城電商和全國電商採取無庫存模式,在有訂單的時候,進行採購併且發貨,中期根據前期的運營數據,進行部分熱銷品採購,後期考慮合作舍的時候,需要考慮倉儲庫存 。
同村電商,前期考慮做便利店的商品,便利店本身就有,只是需要針對其商品進行優化,並且考慮優化整個供應鏈系統。
3-4.團隊基礎
前期:1,便利店店主一名;2,同村配送員一名;3,同城配送員一名。 可以考慮跟一個便利店合作,目前鄉村便利店的勞動力有富餘的情況
後期:團隊由政府或者我們自己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進行搭建。
3-5.物流基礎
需要搭建適合生鮮的包裝以及配送能力。
3-6.品牌包裝基礎
走出去的農村電商需要以健康環保為slogan進行品牌包裝
三、解決方案落地步驟
農村電商不只是從城市到農村,也需要從農村到城市。 “商”即買賣,交易,既需要進來也需要出去,實現農村跟城市互通有無,雙向互利。 農村電商的出發點應該是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增加城市商品的銷售渠道。
農村電商需要培養農民電商的意識,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提高消費水平,並且為農民搭建設施環境,解決農民意識抵觸、硬件以及資金問題。
- 第一步:尋找一個適合發展的農村
- 第二步:了解村民和村範圍,跟村委交涉網絡覆蓋建設的事宜,並尋找合作的便利店
- 第三步:跟便利店店主了解該村的特產,整合所有有市場並適合銷售的特產,其中以家養豬魚肉蛋禽為主,制定商品和運營計劃,並註冊並搭建相關的技術基礎。
- 第四步:在村莊內建設微信支付的環境,大家開通微信支付就可以獲取一些小禮物,展開同村電商。
- 第五步:宣傳物料準備,在城市內,選擇適合的中高端的小區,進行宣傳
- 第六步:維持運營,並且發展農村電商走進來。
- 第七步:農作物優化,優化普通的農作物,往高品質的農作物發展,養殖業優化,考慮更多的玩法,並且考慮製作專屬的app,並且維持小程序運營。
- 第八步:發展農村富餘勞動力,一起改造農村產品優化。
本文由 @塵鈢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le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