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絕命鎮》的故事是一個非裔年輕人到白人女友家中作客,卻捲入一連串種族歧視的噩夢中。 對於導演喬丹·皮爾以及攝影師Toby Oliver而言,當初他們做的就是遵守預算,以及在對於故事要求的限制下,努力創作。 從準備階段就定下色調,到現場拍攝的安排,他們都有獨特的想法。
攝影師Toby Oliver的場勘,要進了photoshop跟達芬奇才算完整:
其實在美國拍片,每家製片公司都有自己偏好的片場,《逃出絕命鎮》也不例外,但是導演還是說服了製片公司到外地拍攝,並聘請了當地專業的工作人員。 而這樣的預算,其實並不能滿足搭景的需求,所以導演喬丹·皮爾與攝影指導Oliver花了許多力氣,才找到他們腦海中的真實院子。
在勘景的時候,攝影指導Oliver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他會使用Artemis App輔佐他的取景與構圖。 但他並不滿意Artmis的攝影功能,於是他會隨身攜帶他的Canon 7D來做粗略的分鏡。 回家以後,他會把7D拍攝的相片,匯入photoshop調出喜歡的色調,然後再用達芬奇創造出他剛剛用photoshop調出的LUT套用在攝影機上。
他大致上為《逃出絕命鎮》訂定了四種色調:
不容許破壞又不夠寬敞的場景,還是能從縫隙中找到解決之道:
導演喬丹·皮爾與攝影指導Oliver終於找到理想中的實景房子,房子的主人當然不希望房子被損壞,劇組也無多餘預算支付事後的修補費用,所以,拍攝時所有器材不能打洞、鑽天花板, 也不能額外架設任何固定設備來固定燈光。 因此攝影指導Oliver的機械師Eric Damazio,推薦Oliver使用一套系統:MAX Menace Arm。
MAX Menace Arm有14英尺(約4.26公尺)的延伸長度,並有腳架的支撐,可以躲藏在角落,延伸光源到需要的定位。 在室內晚餐的這場戲,就是使用這個支架拍攝的。 總共使用了幾個300瓦燈、Dedo燈、漫射燈來創造這場戲的氛圍,也讓每個角色的每個角度都能吃到適當的光源。
基於預算與畫面考量,選對攝影機,才能徹底執行一致風格:
先了解需求,再爭取空間:
在拍攝的器材選擇,攝影指導Oliver選擇了3.2K的Alexa Mini。 在拍攝之前,他跟導演已經達到共識,最後電影會以2K規格完成,使用3.2K規格拍攝,還可以給予後期足夠的空間做調整。
體積跟重量,當然是考量依據:
選擇Alexa Mini的原因在於,它能做到阿萊系列能達到的質感,但整體的裝備可以很小。 就算裝上所有需要的裝備,還是可以很方便在狹窄的空間拍攝。 在這場需要近距離拍攝扮演管家的女演員Betty Gabriel時,演員Gabriel除了不排斥近距離靠近的攝影機,也得以攝影機的便利,才能完成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
電風扇跟軌道是省預算的好幫手:
電影中Daniel Kaluuya飾演的Chris漂浮於意識當中的場景,其實現場並沒有預算建構一個深層的洞穴,以及巨大的搖臂把演員吊起。 演員Kaluuya的確是被鋼絲吊起,但其實腳底下離地不遠,而且還有幾台電風扇在運轉,才能讓他的衣著看起來像是漂浮在空中。 而演員其實平行於地面,攝影機則是架設在軌道上面前進後退,製造無底深淵的感覺。
因為電影而起的hashtag風潮:
你有聽過#Getoutchallenge嗎,電影裡的園丁Walter(Marcus Henderson飾演)在半夜突然垂直跑步的場景,其實是現場擺放在遠處的HMI燈,雖然HMI燈的色溫是5500K,但Oliver在攝影機 將色溫調整成3200K,再加上Oliver事先設定好的LUT色調,就能有藍色月光詭譎感。 而國外網友非常喜歡Walter90度奔跑以及電影分鏡創造出來的感覺,竟然紛紛模仿Walter的跑步,並命名為#Getoutchallenge,攝影師也非常驚訝自己居然意外創造了風潮。
商務合作:177103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