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白娘子和許仙的傳奇愛情故事,許仙更是癡情的每天掃雷峰塔守護著白娘子。 那麼,你知道雷峰塔地宮嗎?雷峰塔地宮哩又隱藏著什麼驚天秘密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揭秘雷峰塔地宮。
雷峰塔地宮的深入挖掘
2001年3月10日,考古工作人員對雷峰塔地宮發掘現場四周進行了嚴密封鎖,除工作人員外其他人不得擅自闖入。
雷峰塔地宮位於雷鋒塔遺址的塔心室正中,呈八角形、中心距離達40米的雷峰塔塔基和塔身第一層殘部從一萬多立方米的淤土中被清理了出來, 並加蓋了防雨大棚以作保護。
3月11日上午9時,地宮開啟工作正式展開。 考古隊員拿來鐵鍊和轆轤用以提拉巨石。 此轆轤可以承受3噸重的分量,看似簡單的考古工作,在實施過程中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輕心,集中所有精力應對即將有可能出土的珍貴文物,如青銅器、紙類、絲綢類等。
當那塊壓在雷峰塔地宮洞口的沉重的巨石被挖掘人員小心翼翼地移開之後,一層浮土顯露出來,在這些浮土中間還埋有幾十枚刻有“開元通寶”字樣的錢幣,此 為唐開元年間的錢幣。
經專家推斷,這應該是在吳越國時流通的錢幣,在建造佛塔之時灑落錢幣屬於皇室宗教儀式。 從夯土與大石板之間黏結的緊實度來看,此次應屬首次打開地宮之門,在這以前並未被盜過。
巨石移開之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壓在巨石下面的大理石蓋板。 蓋板四周有一層磚,蓋板原本鑲嵌在這層磚裡,考古隊員細心地將每塊磚卸下,並在上面貼上標籤、編號,以作為複原地宮時的依據。
雷峰塔地宮出土八件文物
雷峰塔地宮出土8件文物,包括:兩面銅鏡、一個佛像底座、四個銅製的方形鑲嵌物等。 這些文物造型精緻美觀。
15~16時,考古隊員拆除了地宮的一面磚牆,以確保在提取鐵函的過程中萬無一失。 至此,考古隊員決定實行封閉性的挖掘以確保發掘現場的安全。 一座精美的青銅佛像也隨之出土,高約60~70厘米,一共有兩個底座,座上有一條龍,龍上還有一蓮花寶座,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更多的文物在接下來的考古挖掘中相繼出土,合計約34件。 其中的腰帶扣和腰帶片經專家推斷,應該是屬於吳越國時期一條帶有裝飾物的皮質腰帶上的零件。 腰帶扣厚10厘米左右,腰帶片則為空心,可用物穿過套在衣物上作為一種裝飾。 另外還有四件玉器,包括一隻手鐲。
發現巨大鐵函佔雷峰塔地宮2/3的面積
整個鐵函體積龐大,佔了雷峰塔地宮2/3的面積,又因為其底部被淤泥掩埋,因此取鐵函的工作顯得困難重重。 考古人員先是小心翼翼地扒開鐵函周圍的土層,一面用絲織品和紙製品包裹著的銅鏡引入眼簾。 但外面的包裹物已經殘敗不堪,這與地洞內進水不無關係。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從紙質品上看出上面的印刷圖案和一個古人手臂上面的裝飾物。 對出土文物保護最重要的是溫度和濕度的穩定,所以文物特別是有機質文物應首先用濕毛巾包裹起來放置到專用的容器內,再送往實驗室內進行保存。
據推測,鐵函中應有銅函,銅函內還會有金棺銀槨,裡面藏有用小玻璃瓶裝著的捨利子。 其實,光鐵函本身已是相當珍貴的文物了,100多千克的鐵函被考古人員小心取出,接下來則是對鐵函表面進行除鏽工作。 至於鐵函的開啟工作需要在對鐵函進行下一步的研究之後展開,強行打開極有可能會破壞鐵函和鐵函內藏有的珍寶。
雷峰塔地宮鐵函之謎
這個神秘的鐵函最終在雷峰塔地宮考古隊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和見證下被打開。 開啟工作較為順利,在對口邊進行除鏽等工序處理之後,鐵函底板上的蓋子被垂直上提平移到了旁邊,裡面出現一座四角銀色鎏金塔,十分美麗。
鎏金塔為鎏金銀質,塔身高35厘米,底座為邊長12.6厘米的方形,塔的四面還刻有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淺浮雕。 塔身四角有四根山花蕉葉,塔身正中矗立飾有五重相輪。 此塔完整度在我國實屬罕見,體現了吳越國的最高工藝水平。 從其四周的鏤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內藏有佛螺髻發的金質容器。 據相關文獻分析,金棺內應該就是吳越王錢俶供奉的佛螺髻發。
雷峰塔地宮共出土近60件珍貴文物
除了鎏金塔外,鐵函內還有銅鏡、鎏金銀盒等6件文物。
如此狹小的雷峰塔地宮空間內竟挖掘出如此多的珍貴文物:銅鏡、銅質如意云紋飾品、青銅蓮花座佛像、羅、玉器、瑪瑙、琉璃、鐵函等近60件珍貴文物, 還有近千枚的“開元通寶”古錢幣。
雷峰塔地宮考古挖掘工作雖然結束,但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以及對宗教信仰的尊重,鎏金塔的金棺並未打開。 而其中是否藏有佛螺髻發舍利也未取得進一步的證實。 不過,新的雷峰塔矗立在了西湖岸邊,而那座歷經世事滄桑的珍貴鎏金塔也得以展列其中,對著來往遊客細說往事。
雷峰塔地宮圖片
相關推薦
揭秘雷峰塔的傳說,講述白娘子和許仙淒美的愛情故事
千年寶藏未解之謎:雷峰塔地宮寶藏
揭秘張獻忠沉銀出水,江中寶藏價值30億人民幣
揭秘和氏璧的下落,無暇寶玉或許成為絕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