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很多年齡的別稱,什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這些都是很多人知道的。 男子的弱冠之年是指的什麼呢?為什麼要用弱冠來形容呢?原來弱冠指的是男子20歲,這時候就會行冠禮,是古代男子的成年禮。
男子的弱冠之年是指多少歲
古代時候關於年齡的別稱很多,除了比較廣泛的而立、不惑之類的,還有很多用的比較少的。 所以很多也許不太明白其中到底有什麼意思,於是就會有人問道男子的弱冠之年是指什麼。 在古代,男子20歲稱弱冠。 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所以男子的弱冠之年是多少歲呢,就是指20歲,不能用於女子。 古時候,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的,等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 女子滿15歲結髮,是及笄之年;而男子則是滿20歲行冠禮。 所以弱冠之年在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弱冠之年的儀式
在如今,一個人滿了18歲以後,就是法定的成年人了,一般都是會邀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開心的過個成年的生日。 但是在古代的成年禮比現在可是嚴謹的多。 男子的弱冠之年是指成年禮年紀,舉行冠禮儀式是非常講究和慎重的。
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裡主持冠禮。 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準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 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
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緇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接著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 ;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後,主人必須設酒宴招待賓贊等人(贊是賓的助手),叫“禮賓”。 “禮賓”後,受冠者入內拜見母親,然後由賓取“字”,代表今後自己在社會上有其尊嚴。 古人認為成年後,只有長輩才可稱其“名”,一般人或平輩只可稱其“字”,因此要取“字”便於別人稱呼。 冠禮的儀式,從周朝開始持續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於西風東漸,冠禮也就逐漸沒落而消失了。
古代年齡別稱
除了弱冠之年,還有很多的年輕別稱,最常見的就是這一句:“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 然後”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 男孩8歲稱齠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荳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摽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稱期頤或人瑞。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