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三體星係被暗物質扼殺 暗物質影響星系衍變?

三體星系在宇宙中十分罕見,這種星系的形成需要十分特殊的條件,而且目前被發現的三體星係都還十分弱小。 科學家表示,他們之所以發展緩慢,可能是收到暗物質的影響。

科學家在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所謂的“三體星系”,上面是否存在外星人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星係與其他星係不同,他們停止了生長。

這三個星係被發現的意義當然不會僅僅局限於點綴了原本顯得有些荒蕪的宇宙深處。 這些星系的成長由於“地處偏遠”,得不到足夠的物質供應而備受阻礙,這就使它們迄今仍然停留在星系演化的早期階段止步不前,而這在星系團的核心區域非常罕見 。 由於這幾個星系非常遙遠,它們就成為檢驗和了解星系如何演化的絕好樣本。

這三個星系現在被一併編號為VGS_31,它是由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卡普坦天文研究所的布庫·貝古(BurcuBeygu)和同事們一起最早發現的。 這個研究組致力於在宇宙中一些最空曠的區域中搜尋星系,作為他們“宇宙空洞星系搜尋計劃”,即VGS計劃的一部分。 該研究組對60個此類空洞中的星系進行了研究,之所以會注意到VGS_31,是因為它擁有與眾不同的結構。 貝古表示:“我此前還從未在一個宇宙空洞區域內看到過這樣的星系系統。”

宇宙中絕大部分的星係是沿著一種蛛網狀的網絡分佈的,這種蛛網結構遍布整個宇宙。 一般認為這種奇特的結構是暗物質條帶結構相互連接構成的結果,它們相互交織,編織成網,星係就“掛在”這些網上。

在這些宇宙“蛛網”結構之間的空洞被稱作“巨洞”,這裡的物質密度大大低於蛛網結構區域,但其中也的確分佈著零星的一些星系。 這些星系究竟有多麼孤獨你可以這樣想像:距離我們銀河系最近另一個大型星係是仙女座大星系,距離值大約是250萬光年,看上去銀河系已經非常孤獨。

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非常清楚,銀河系所在的位置是一個星系密集的區域,銀河系本身是“本星系群”的成員,而本星系群整體上屬於另一個更高級別星系結構——“室女座超 星系團”的組成部分。 相比之下,距離VGS_31最近的星系遠在4200萬光年之外。

然而正是由於這種孤獨,這些位於巨洞區域的星系特別受到天文學家們的青睞。 原因很簡單:分佈在星系密集區域的星系或星系結構,由於容易受到附近其他星系或星系集團的引力作用,導致很難還追溯它們的早期演化歷史。 而那些位於空曠的巨洞中的星系或星系群,由於遠離任何其它星系,因此它們便非常適合用來研究星系的演化歷史。

貝古表示:“對這些星系的研究對於加深我們對星系演化和形成的環境非常重要。”而當這個星系位於一個小規模的星系群體系中時情況就更加理想,從而可以為我們提供額外的 很多信息。

不過美國費城德雷塞爾大學的邁克爾·沃格雷(MichaelVogeley)指出,這樣的星系很難找到,因此我們此前對星系演化的幾乎所有知識都來自於對星系密集區域研究的結果。 這些星系非常明亮,可以用望遠鏡很好的觀察。 他說:“要想對巨洞中的星系進行研究則要困難得多。”

儘管在此之前已經有科學家發現了一些位於巨洞區域內的小型星系,但VGS_31則是首個通過可見光波段外的多波段手段觀察分辨出其內部結構的此類星系群。

這一進展已經導致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如貝古研究組發現在這一“三體”星系的周圍存在一個延伸超過40萬光年的氫原子云,並發現這一氫原子云正在沿著連接這三個星系的方向上緩緩運動 。 這就說明這些星系很有可能是附著在一條看不見的暗物質條帶上,而這便是最初導致這些星系形成的“種子”。

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人能回答這一問題,那就是:是否所有的星係都形成於暗物質蛛網結構上,抑或僅僅只有那些形成了巨型星系團結構的成員星系才是這樣。

這一“三體”星系同時還首次提供了星系在巨洞中成長的證據。 位於大型星系集團中的星系成員在很早之前便已經停止產生新的恆星,原因是可供形成新生恆星的氣體資源已經耗盡,或者被近旁的其它星系掠奪走。 但是在巨洞區域的星系,如“三體星系”VGS_31,仍然擁有自己的氣體資源,因此仍然可以實現非常緩慢的成長。

不過由於總體而言缺乏成長所需的原料,這裡的星系顯得明顯規模要小得多,並且演化的程度也更加原始,但是總體來看這些星系和位於物質富足區域的大型星系的演化歷程應當是 一致的。 沃格雷表示:“和傳統研究很多的大型星系群相比,這些巨洞區域的孤獨星係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星系演化的一個非常不同的環境,這就為檢驗我們現有的星系形成和演化理論 模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檢驗手段。”

對於三體星系的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去了解宇宙。 相對於宇宙來說人類是渺小的,科學技術跟不上人們探索宇宙的迫切心情。 但是研究宇宙是一件長遠的事情,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暗物質不解謎題中國悟空率先突破 暗物質是什麼?

中國“悟空”重磅新成果:我們可能首次看到了暗物質! 】北京時間2017年11月30日凌晨2點,《自然》雜誌首次在線發表中科院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的探測成果:“悟空”衛星的科研人員成功獲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確 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而其中的數據表明,宇宙空間中存在著“質量為1.4萬億電子伏左右的新物理粒子”。 科學家推測,它可能就是人們長期以來尋找的暗物質! 這是繼2015年12月17日 “悟空號”成功發射以來,中國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衛星,在全世界首次可能發現了暗物質。


神秘暗物質粒子可能會降低太陽核心溫度

科學家發現可能有暗物質被困在太陽內部。 一個大膽的新理論認為,太陽從我們銀河系中心吸收了一種還未曾直接觀測到的新粒子,一旦這種粒子進入太陽內部,它就會影響太陽內部熱量的傳輸,這或許能夠解釋長期困擾科學家 ……


“悟空”號衛星:發現暗物質存在新證據

天文觀測表明,宇宙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暗物質,比人類目前熟悉的普通物質要多5倍。 由於不能用任何光學手段直接觀測,暗物質的存在和其物理本質是目前國際粒子物理和天體物理領域的最重大問題之一。 吳季研究員接受采……


未來已來! “悟空”太空探索 揭開暗物質之謎

悟空這個名詞是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而在如今,一顆名為“悟空”的衛星正對宇宙空間進行著探索,它就是由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全球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悟空”。 這顆衛星于2015年12月1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三體星係被暗物質扼殺 暗物質影響星系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