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盤點富蘭克林發明了什麼,富蘭克林的故事

富蘭克林是我們所熟知的發明家,同時也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學家。 還是記者、作家、慈善家。 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發明的各種東西都為人類科學文明的進步帶來了極大的進展。 那麼,富蘭克林發明了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盤點富蘭克林發明了什麼。

富蘭克林發明了什麼:玻璃琴、雙光眼鏡、避雷針、富蘭克林爐、墨西哥灣流地圖、里程表。

玻璃琴

玻璃杯製成的“杯琴”由來已久,據說富蘭克林在倫敦聽到了這種樂器的演奏,被它發出的悅耳聲音吸引,但發現杯琴體積龐大、演奏不便,就萌生了改進這一樂器 的想法。 他把高腳杯改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狀玻璃,按照大小順序串聯擺放在琴架上。 雖然這只是對一種現有樂器的重新設計,但據說這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一件發明,還經常帶著玻璃琴在各種社交場合演奏。

玻璃琴在被發明之後迅速風靡歐美,瑪麗·安托瓦內特(路易十六的王后)從小就開始學習這件樂器,而且包括巴赫、貝多芬和施特勞斯在內的很多作曲家都 為玻璃琴特別譜過曲子。 後來由於傳說演奏玻璃琴會對健康影響,這件樂器變得不那麼流行了。 不過,直到現在我們都能看到孩子們用手指敲打著桌子上的酒杯邊緣,發出動人的聲音。

雙光眼鏡

富蘭克林在60多歲的時候,視力情況開始惡化。 他在工作、需要閱讀寫作時,必須要佩戴適合看近處物體的眼鏡;而需要看向遠處的物體時,又不得不換上另外一副——這讓人太不爽了!於是,富蘭克林 同時使用近焦鏡片和遠焦鏡片發明了雙光眼鏡。 不過從他當時與別人的通信中可以考證,設計雙光眼鏡的點子他早幾十年就想出來了。

避雷針

富蘭克林沒有發明電,但他從一次實驗的過程中得到了啟示,的確了發明了避雷針。 他推測:把尖頭的鐵棒靠近帶電的雲時,雷電會被從雲上“吸走”,這樣就不會形成雷擊了。 多年以後特斯拉終於證明富蘭克林的發明實際上是把鐵棒周圍的空氣電離,從而使空氣變得可導電。 而富蘭克林是開展雷電預防工作的第一人,這點至今仍然值得稱道。

富蘭克林爐

8世紀,大多數家庭都要靠低效的老式壁爐來取暖。 這種壁爐要不僅燒很多木頭,還有大量的熱量散失,不時迸出的火花也有把房子點著的危險。 於是富蘭克林爐應運而生。 這個爐子也被稱作“循環爐”或者“賓夕法尼亞壁爐”,它有兩個鮮明的特徵:一個中空的隔板,和一個用來阻止熱量順著煙囪流出的倒虹吸煙道。

不過富蘭克林爐的銷路不是很好——冰涼的煙道讓煙的溫度下降太快,熱量散失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但這個設計為之後更多壁爐的發明找到了思路。

墨西哥灣流地圖

在富蘭克林的一生中,還有一個頭銜是美國郵政總局的副局長。 在任職期間,他經常接到一些抱怨的信件,說從歐洲到美國的信件總是比回程所需的時間要多好幾週。 於是在諮詢了一位楠塔基特島的捕鯨船長之後,富蘭克林繪製出了第一幅墨西哥暖流的地圖,北起西印度群島,向東穿過大西洋。

當時他對英國商船船長們的航海建議並沒有得到重視,但後來,當船長們在製定航海路線時加入了對灣流因素的考慮後,最多減少了兩週的運輸時間。

里程表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就有了測量行程距離的想法,後來達芬奇也繼續對這個想法進行研究。 但真正發明了現代汽車里程表鼻祖的,還是富蘭克林。 他發明了一個簡單的里程表,用來測量他的馬車在為期五個月的郵局視察工作中走過的里程。 富蘭克林丈量了他馬車輪子的周長——13.2英尺(大概4.02米),然後設計了一系列的齒輪,車輪每轉400轉,便記錄1英里(1609米)的距離。

點擊下一頁查看富蘭克林不畏生命發明避雷針

富蘭克林不畏生命發明避雷針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費城,一位名叫富蘭克林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轟動世界的實驗:

這天下午,天色陰暗,烏雲滾滾。 天空中不時閃爍著青白色的電光,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雷聲,眼看一場可怕的大雷雨就要來臨了。

“這是最合適的天氣!”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帶著風箏和萊頓瓶(一種可充放電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裡的一間草棚。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風箏:它是用絲綢做成的,在它的頂端綁了一根尖細的金屬絲,作為吸引閃電的“接收器”;金屬絲連著放風箏用的細繩 ,這樣細繩被雨水打濕後,也就成了導線;細繩的另一端系上綢帶,作為絕緣體(要乾燥),避免實驗者觸電;在綢帶和繩子之間,掛有一把鑰匙 ,作為電極。

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連忙乘著風勢,將風箏放上了天。 風箏,像一隻矯健的鳥兒,漸漸地飛到雲海中。

父子倆躲在草棚的屋簷下,手中緊握著沒有被雨水淋濕的綢帶,目不轉睛地觀察著風箏的動靜。

突然,天空中掠過一道耀眼的閃電。 富蘭克林發現,風箏引繩上的纖維絲一下子豎立起來。 這說明,雷電已經通過風箏和引繩傳導下來了。 富蘭克林高興極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觸碰一下引繩上的鑰匙。 “哧”的一聲,一個小小的藍火花跳了出來。

“這果然是電!”富蘭克林興奮地叫了起來。

“把萊頓瓶拿過來。”富蘭克林對威廉喊道。

他連忙把引繩上的鑰匙和萊頓瓶連接起來。 萊頓瓶上電火花閃爍。 這說明萊頓瓶充了。

事後,富蘭克林用萊頓瓶收集的雷電,做了一系列的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雷電與普通電完全相同。

富蘭克林的這一風箏實驗,徹底地擊碎了閃電是“上帝之火”、“煤氣爆炸”等流行的說法,使人們真正認識到雷電的本質。 因此,人們說:“富蘭克林把上帝與閃電分了家。”

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絕不是一時衝動所做的。 早在數年前,他就致力於電的研究,並在當時人們不知“電為何物”的時代,指出了電的性質。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啟迪。 有一次,他把幾隻萊頓瓶連在一起,以加大電容量。 不料,實驗的時候,守在一旁的妻子麗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萊頓瓶,只聽得“轟”的一聲,一團電火花閃過,麗德被擊中倒地,面色慘白。 她因此休息了一個星期身體才得到康復。

“萊頓瓶發出的轟鳴聲,放出的電火花,不是和雷電一樣嗎?”富蘭克林大膽地提出這個設想。 經過反复思考,他推測雷電就是普通的電,並找出它們兩者問的12條相同之處:都發亮光;光的顏色相同;閃電和電火花的路線都是曲折的;運動都極其 迅速;都能被金屬傳導;都能發出爆炸聲或噪聲;都能在水或冰塊中存在;通過物體時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殺死動物;都能熔化金屬;都能使易 燃物燃燒;都放出硫磺氣味。

1747年,富蘭克林把他的這些想法,寫成論文《論雷電與電氣的一致性》。 他將論文寄給他的朋友、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科林遜。 可當科林遜將論文送交皇家學會討論時,得到的是一陣嘲笑。 許多權威科學家認為富蘭克林的觀點荒唐無比,“把科學當作兒童的幻想”。

對於權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蘭克林不予理睬,終於在做好各種準備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做了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風箏實驗中,不但了解了雷電的性質,而且證實:雷電是可以從天空“走”下來的。 “高大建築物常常遭到雷擊,能不能給雷電搭一個梯子,讓它乖乖地‘走’下來呢?”富蘭克林想。

正當富蘭克林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不幸從俄國彼得堡傳來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在操作時,不幸被一道電火花擊中身亡。 這更堅定了富蘭克林研製避免雷擊裝置的決心。

相關推薦

算盤是誰發明的,關於算盤的由來

貝爾發明了什麼,除了電話竟還有18項個人專利

郵票的發明者是誰,郵票是怎麼來的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誰發明的,中國第一枚郵票是誰發明的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盤點富蘭克林發明了什麼,富蘭克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