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新發現:腸癌年輕化,是少了這兩種細菌的篩查

前幾天,有個專家朋友門診了一名3歲的腸癌患兒,孩子是外地的,外地說治不了,父母就帶著孩子到了北京,因為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名氣大,就先到腫瘤醫院了。

但腫瘤醫院大多不收治14歲以下的兒童患者(考慮到儀器、用藥和專業程度等),所以孩子又被推薦到了兒童醫院,目前無法查詢患兒的具體病情,總體意思也是說沒法治了。

唏噓在看病難之餘,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腸癌會盯上這麼小的孩子呢?

浙江9歲男孩患腸癌晚期,隔離罩里完成期末考試

致癌細菌,狼狽為奸

其實,大約5%的結腸癌是由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引起的,遺傳突變會引發一系列的遺傳變化,主要病理變化是大腸內廣泛出現數十到數百個大小不一的息肉,如果不能早期發現並進行切除,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幾乎100%會發展成結腸癌。

目前利用結腸鏡檢查監測結腸息肉的形成是金標準,不過這種檢測方式並不被推薦用於孩子的篩查(侵入性等因素導致弊大於利),這基本意味著他們的早診早治等於不可能。

好消息是,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遺傳性的結腸癌患者會攜帶有兩種常見的腸道細菌。

研究顯示,脆弱擬桿菌和大腸桿菌可以侵入通常作為保護屏障的結腸黏液層,並相互勾結形成生物膜,誘導結腸炎症以及隨後的DNA損傷,促進腫瘤的形成。而相同的細菌物種也在非遺傳性的偶發性結腸癌患者中發現。

這些新發現基於作者辛西婭·西爾斯博士本人的早期研究,此前她發現,在一半以上患結腸癌但沒有遺傳傾向的人中,特定的菌株可以入侵結腸粘液。

感染廣泛,導致腸癌年輕化

事實上,腸道中的大多數細菌無法通過結腸的保護性粘液層,但研究人員發現的細菌不但能侵入黏液,而且會形成粘稠的生物膜,駐紮在結腸上皮細胞旁邊。這個位置通常是結腸直腸癌發病的起源之一。

因此,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細菌可能最終促進結腸上皮細胞癌變

那麼,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結腸癌的發生中,這些細菌是否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呢?

為了研究細菌引起的生物膜與癌症形成之間的關係,西爾斯和她的同事檢查了6個FAP患者的結腸組織。測試顯示,在70%的患者中,結腸長度分佈的生物膜呈片狀分佈。

研究人員使用基因探針來鑒定特定的細菌種類,發現生物膜主要有兩種類型:擬桿菌和大腸桿菌,這兩個精準的發現讓研究人員很吃驚,因為結腸中含有至少500種不同類型的細菌。

研究人員又檢查了額外25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結腸組織樣本,再次發現這兩種細菌,其中的脆弱擬桿菌菌株是一種亞型,稱為ETBF,其產生的毒素會在結腸上皮細胞中觸發某些致癌或促癌途徑,並導致結腸炎症。

而大腸桿菌菌株產生一種叫做大腸桿菌的物質(由一組名為PKS的細菌基因組的基因合成),毀導致DNA突變。正是這兩種細菌狼狽為奸,推動了結腸癌的發生。

作者表示,這兩種類型的細菌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地感染了兒童,或許是導致結腸癌在了年輕人中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種破壞性的疾病,最終需要手術切除結腸以防止結腸癌的發生。

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新的微創方法,以預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結腸癌的發生。這種方法或許同樣可用於更常見的非遺傳性的偶發性結腸癌。」

如果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結腸息肉出現之前細菌生物膜已經形成,那麼,通過細菌生物膜的評估或糞便特定細菌的識別將有助於結腸癌的早期篩查,並通過靶向清除這些細菌的非手術干預方式來預防結腸癌的發生。

專家:細菌攜帶者的篩查應該更積極

研究人員利用小鼠結腸癌模型發現,只有其中一種菌落定值的動物很少會形成腫瘤。然而,當它們的同時被這兩種細菌殖民,就發展出了許多腫瘤,這表明兩種細菌之間的協同作用。

早在2009年,西爾斯實驗室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獨特的免疫應答:產生一種稱為IL-17的炎症蛋白是ETBF誘導腫瘤形成的關鍵。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類型的免疫反應與治療性免疫治療藥物誘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剛好是對著乾的。

為了證明IL-17在細菌組合的促癌作用中的重要性,他們使用了IL-17基因被遺傳缺失的小鼠模型(不能製造IL-17),並用ETBF和PKS+E中對小鼠進行定植。

結果發現,與那些容易製造IL-17的小鼠相比,轉基因小鼠並沒有形成結腸腫瘤,這證實了這種蛋白質在細菌驅動的結腸癌中的重要性。

然而,除了IL-17之外,研究顯示ETBF消化了粘液層,使得PKS +大腸桿菌能夠大量粘附到結腸粘膜,在那裡細菌一起誘導增加的DNA損傷,這種基因突變是誘導結腸腫瘤形成的前奏。

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的互補發現證明了ETBF的毒素是如何促使結腸癌發展的。

首先,毒素觸髮結腸免疫細胞產生IL-17。然後這種炎性分子直接作用於結腸上皮細胞,以觸發參與促進進一步炎症的蛋白質複合物NFκB活化。

NFκB反過來誘導結腸上皮細胞產生幾種信號分子,這些信號分子可以在結腸中招募更多的免疫細胞(骨髓細胞)到達結腸。已知這些免疫細胞會參與炎症反應並促進腫瘤生長,這一過程最終導致結腸腫瘤的形成。

另外的實驗表明,以前顯示在調節癌症和炎症基因中起作用的稱為STAT3的蛋白質對於腫瘤形成也是必需的。

了解這些通路對預防腸癌至關重要,未來科學家們將有望用藥物或疫苗來阻止結腸內細菌的殖民化,甚至可能是益生菌來追蹤結腸中的細菌,以作為阻止癌症促進過程的預防措施。

而當下,布隆伯格癌症免疫療法研究所的主任醫學博士Drew Pardoll表示「指南推薦人們每隔10年應進行一次結腸癌的篩查,這些發現意味著,那些攜帶有這兩類腸道細菌的人應該考慮更頻繁的結腸癌篩查。」

參考來源:

Study suggests colon cancer cells carry bacteria with them when they metastasize

2.Liam Chung et al. Bacteroides fragilis Toxin Coordinates a Pro-carcinogenic Inflammatory Cascade via Targeting of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Cell Host & Microbe (2018). DOI: 10.1016/j.chom.2018.01.007

3.C.M. Dejea el al.,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harbor colonic biofilms containing tumorigenic bacteria,” Science (2018).science.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75/59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新發現:腸癌年輕化,是少了這兩種細菌的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