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二十八將是東漢初期劉秀手下的大將,在漢光武帝劉秀打天下時立下了馬漢功勞,雲台二十八將是當時功勞最大、能最強的大將。 所以被封為雲台二十八將,並且漢明帝劉莊還命人畫了28將的像。
雲台二十八將名單:鄧禹、吳漢、賈复、耿弇、寇恂、岑彭、馮異、朱祐、祭遵、景丹、蓋延、銚期、耿純、臧宮、 馬武、劉隆、馬成、王梁、陳俊、杜茂、傅俊、堅鐔、王霸、任光、李忠、萬脩、邳彤、劉植
入雲台圖畫中非二十八將者(四人):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雲台二十八將排名:
1、耿弇
東漢第一名將,圍城打援的創始人,他曾今給劉秀帶去了1W5千的漁陽騎兵,成了劉秀在河北的資本,他在後來打敗王朗,破銅馬都有所建樹, 最輝煌的就是在齊魯戰場,他和蓋延的5W大軍共殺敵50W,號稱韓信第二,小人屠!在雲台二十八將排名位居第一。
2、馮異
馮異也在馮異排到了第二名,他跟劉秀很早,幫劉秀前期做了很多事,並提出了類似於隆中對的圖天下策,後來,擊敗王朗,兵不血刃拿下洛陽 ,消滅赤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對隗囂的戰爭中,也是多有勝利,可惜仗未打完人先死了。 論品德,他絕對第一!論功勞他也絕對第一!論打仗能力可能只比耿弇差點吧!
3、吳漢
說實話吳漢的軍事水平比同時期的耿弇,馮異要差的多,吳漢功勞雖然大,但是打了不少敗仗,軍紀很差,還不聽指揮,但是他絕對是劉秀建立 東漢的一大功臣,用他的暴力發兵法,發調了10郡騎兵,殺死謝工,後來他平定南陽時,部隊亂殺,亂槍,逼起鄧鳳反叛,被鄧鳳打的落花流水 ,齊魯戰場和耿弇合併破劉永,攻蜀,輸多勝少,但是生死決戰中勝利,打下成都,同時也做了劉秀一輩子最傷心的事,屠城!後來鄧艾進入成都對劉禪說 ,你們該慶幸我是鄧艾,不是吳子顏。 在雲台二十八將排名排名第三。
4、岑彭
岑彭在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四,岑彭在東漢王朝建立和鞏固過程中參加過統一戰爭中的所有作戰:平定河北,攻關東、洛陽,統一關中,戰隗囂,直至滅蜀, 是當時極少數能獨當一面的將領。 他不但作戰勇敢,奇計迭出,而且信義素著,以德懷人。 故能克成宏遠之業,建立不世之功,後來被刺客所殺,是在是可惜!
5、李忠
李忠(?-43),字仲都,東萊黃縣人。 元始年間為高密國郎。 王莽時為新博屬長。 更始元年(23)劉玄稱帝,任忠為信都郡都尉。 更始二年,跟任光、萬修一起,迎接逃到薊縣的劉秀入信都,被拜為右大將軍,封武固侯。
6、鄧禹
說實話這哥們真心不怎麼樣?吹吹牛還可以,打起仗來一塌糊塗,還很驕傲自大,當時帶著3W大軍到長安,最後變成10W,可是不聽劉秀指揮,導致10W大軍被 殺的只剩下了27人回來,可以說是劉秀最慘的一次失利!後來被罷免軍權,留有虛職,第一名個人感覺是和劉秀感情好,所以才會給他的。 雖說打仗不行,但是卻很有謀略,破銅馬略獻良策,還幫劉秀推薦了很多人才,可以說他是曹參這樣的人才,但是絕對不是韓信這樣的人才!
7、萬脩
字君遊,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 更始時為信都令,與太守任光、都尉李忠共守信都。 劉秀從薊縣南逃,修等開信都城接納劉秀,被拜為偏將軍,封造義侯。 跟隨劉秀破邯鄲之後,拜為右將軍。 建武二年(26),更封槐里侯。 與揚化將軍堅鐔共擊南陽,未克而病,卒於軍。
8、蓋延
在劉秀征戰山東時功勞卓越,先後討伐劉永,董憲,蘇茂,周建,龐萌等人。 後來在平定隴西戰爭中,接連攻取街泉、略陽、清水諸屯聚,攻無不克。
9、朱佑
朱佑為人不但忠厚耿直,而且仁慈寬厚,崇尚儒學,他是跟劉秀時間最長的人,和劉秀關係處理最融洽,劉演被殺,他不顧一切,來投奔劉秀。
10、賈复
賈复(?—55),字君文,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人。 青少年時攻讀《尚書》,以胸怀大志、勤奮好學受到師友器重。 王莽末年為縣吏。 綠林軍起義後,他聚眾數百人響應,自稱將軍。 更始政權建立後,率眾歸附劉玄族兄漢中王劉嘉,劉嘉將其薦給劉秀,被委任為破虜將軍督。 不久擢為偏將軍,在攻取河北的歷次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1、寇恂
寇恂(?—36),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市)人。 年輕時任郡功曹,很得太守耿況器重。 後與耿況之子耿弇到廣阿投奔劉秀。 劉秀任為偏將軍,賜號承義侯。 後又任命為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 不久,劉秀北伐燕、代。 恂統領屬縣,砍掉淇園竹林,造箭百萬支,養馬二千匹,收租四百萬斛,及時轉運前線,以給軍資。 又敗蘇茂,平穎川,戰功赫赫。 建設武七年(31)被任命為執金吾。 建武十二年(36)去世,諡威侯。
12、劉植
劉植,字伯先,鉅鹿昌城(今河北冀縣西北)人。 是地方豪強大族,亂世中植與弟喜、從兄歆率宗族賓客,在昌城擁兵自保。 王朗稱帝后,劉秀落難薊縣南逃,劉植開城相迎,劉秀以植為驍騎將軍,喜、歆為偏將軍,皆為列侯。 當時真定王劉揚附王朗,擁兵十萬。 劉秀派劉植前往遊說,劉揚歸順劉秀。 使劉秀得以順利進攻王朗,兵拔邯鄲。 後跟劉秀平定河北。 建武二年(26),更封為昌城侯。 在討密縣賊時,死於戰場。 是雲台諸將中死得最早的一位。
13、祭遵
祭遵(?—33),字弟孫,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人。 少好經書,其家雖富,但卻十分節儉,常穿破舊衣服。 劉秀過潁陽,祭遵以縣吏身份進見,被劉秀任為門下史。 後隨軍進攻河北,擔任軍市令。
14、景丹
景丹(?—26),字孫卿,馮翊櫟陽(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人。 年輕時曾遊學長安,後來擔任新朝上谷長史,王莽滅亡後歸順更始,復為上谷長史。 劉秀北上時歸順,為偏將軍,號奉義侯。
15、邳彤
邳彤,信都(今河北安國)人,能文善武,東漢名醫。 王莽末年為和成郡卒正。 劉秀在黃河北起事,彤率城投降,封為和成太守。 劉秀留止數日,繼續北伐,到薊,恰逢王郎在河北起兵,所過郡縣無不降迎,惟和成與信都二郡不降。
16、銚期
銚期(?—34),字次況,潁川郡郟縣(今屬河南)人。 身材魁梧,容貌威嚴。 更始元年(23),劉秀進軍潁川郡,聽說銚期有志尚義,召他為賊曹掾,主管盜賊之事。 隨劉秀經營河北,來到薊城。 當時王郎發布檄書傳到薊城,薊城豪強起兵響應。 光武慌忙出走,意欲離開薊城南下,在銚期的護衛下,得以出城,被任為裨將。
17、耿純
耿純(?-37) 字伯山,鉅鹿宋子(今河北趙縣)人。 年輕時在長安學習,王莽時為納言士。 王莽死後,李軼兄弟專權,耿純離京,以騎都尉官職來到河北鉅鹿。 劉秀巡行河北,耿純見劉秀儀表堂堂胸怀大志,且部隊紀律嚴明,便下定決心跟隨劉秀打天下。
18、臧宮
臧宮(?—58),字君翁,潁川郟縣(今屬河南)人。 年輕時曾任縣中亭長、遊徼等職。 後率賓客參加下江兵,任校尉。 劉秀進兵河北,任為偏將軍。 屢次陷陣破敵,立有戰功。 劉秀即位後,任為侍中、騎都尉。
19、馬武
馬武(?-61),字子張,南陽湖陽(今河南唐河)人。 王莽末年,竟陵、西陽三老在郡界起義,馬武前去投奔,後入綠林軍,為新市兵將領。 更始政權建立後,被任為侍郎,與劉秀共擊王尋,拜為振威將軍。
20、劉隆
劉隆(?-57),字元伯,南陽(今屬河南)人。 出身南陽安眾侯宗室,西漢末年,王莽居攝,隆父劉禮與安眾侯劉崇曾起兵誅莽,事泄,劉隆因年未滿七歲,得免一死。 少壯時學於長安,更始拜他為騎都尉。 聞知劉秀在河北,追趕至射犬,被劉秀拜為騎都尉。
21、馬成
馬成(?~56),字君遷,南陽郡棘陽(今河南新野縣東北)人。 少為縣吏,後歸劉秀,初任安集掾,又調任郟縣令。 劉秀征討河北,他棄官步行,在滿陽追上劉秀,被任為期門職,跟隨征戰。 劉秀即位,升護軍都尉。
22、王梁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今河北豐寧縣東)人。 太守彭寵以梁為狐奴令。 與蓋延、吳漢共同將兵南行廣阿,投奔劉秀,拜為偏將軍。 攻克邯鄲後,賜爵關內侯。 跟從劉秀平河北,拜野王令。 建武二年(26),與大司馬吳漢等共擊檀鄉,因不奉詔敕,光武大怒,遣尚書宗廣持節軍中斬梁。 廣不忍,乃檻車送至京師。
23、陳俊
陳俊(?—52),字子昭,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 始跟隨劉嘉,官拜長史。 後跟賈復一起經劉嘉推薦投奔劉秀。 光武以為安集掾。 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 與五校戰於安次,斬其渠帥而還。 光武即位,封為列侯。 建武二年(26)春,進攻匡地賊冠,拿下四縣,封新處侯。 又擊頓丘,使三城投降。
24、杜茂
杜茂(?—43),字諸公,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州市)人。 劉秀征戰河北,杜茂前來投靠,為中堅將軍。 劉秀即位後,拜為大將軍,封樂鄉侯。 北擊五校農民軍於真定,並進降廣平。 建武二年(26),更封為苦陘侯。
25、傅俊
傅俊(?—31),字子衛,潁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 初為襄城地方亭長,劉秀率部過襄城,俊起而響應,委以校尉之職。 跟隨劉秀參加昆陽大戰,奮勇殺敵,大破莽將王尋,因功升偏將軍。 劉秀北進洛陽,命其獨率一軍,擊破洛陽以東京、密二城。 劉秀嘉獎其戰功,特准歸襄城故里殯葬被害親屬。
26、堅鐔
堅鐔(?—50),字子伋,潁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 劉秀經略河北,有人推薦堅鐔,因得召見。 以其有能力,被任命為主簿,拜偏將軍,跟劉秀平河北,擊破大槍於盧奴。 劉秀即位,拜為揚化將軍。
27、王霸
王霸(?—59),字元伯,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西)人。 年輕時做過獄吏。 他不願當這無所作為的小吏,平素談吐舉止,慷慨有大志。 其父親深以為奇,便派他遊學長安。 劉秀等起兵,經過潁陽,霸帶領賓客拜謁,表示願意追隨。
28、任光
任光(?-29),字伯卿,南陽宛人。 開始做宛縣小吏。 劉玄的漢兵至宛,見任光冠服華美,想殺死他來奪得衣服。 正好劉秀到來,視任光有長者容貌,便救了他。 劉秀以他為安集掾、偏將軍,參與昆陽之戰,大破王莽的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