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250年前的科學定律暗示銀河系遍布宜居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近20年的系外行星調查中發現,銀河系內擁有大量的行星,幾乎每一顆恆星周圍都存在行星。 最近科學家通過250年前的古老提丟斯·波得定則對太陽系外可居住行星的數量進行了估算,樣本為分佈在151個系外多行星系統中的228顆行星世界,結果發現大約為 三分之一的行星處於宜居帶上,這是一個驚人的結論。 如果我們將提丟斯·波得定則拓展到銀河系內,那就意味著銀河系內幾乎處處是可宜居的星球。

科學家預測的基本前提是這顆行星處於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上,行星表面的溫度適合液態水存在,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卡亞爾·雅各布森稱根據我們的統計,參與樣本分析的 這些系外行星中相當一部分的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發現許多恆星系統內不僅存在行星,而且數量還達到兩至六顆,未來不排除發現擁有更多行星數量的恆星系統。 當前開普勒望遠鏡的數據主要集中在軌道半徑較小的大型氣態行星上,類地行星的觀測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同恆星周圍的宜居帶半徑,“較熱”的恆星宜居帶半徑也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科學家使用了提丟斯·波得定則對系外行星進行研究,該定律曾經被用於發現天王星,此外該定律還暗示太陽系內行星的軌道呈現一定的排列規律。 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希望使用提丟斯·波得定則來研究其他恆星系統,並對151個潛在的恆星系統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每個恆星系統都存在數顆行星,平均每個系統擁有一至 三顆運行在宜居帶上的行星。

如果將這個方法用於銀河系的系外行星研究,那麼我們可以得出驚人的結論:銀河系內有數十億顆恆星擁有宜居行星,這意味著液態水在銀河系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本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銀河系邊緣出現本不該出現的神秘星團

據國外媒體報導,巴西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邊緣形成了一個神秘天體集群,這是一個不太尋常的現象,因為相關理論認為恆星一般形成於靠近星系的中央區域,而不是其旋臂附近。

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在10萬光年以上,旋臂可以達到幾千光年以上的跨度,新發現的兩個神奇恆星集群則位於銀河系的“郊區”,科學家將其命名為Camargo 438和Camargo 439。 本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官方新聞稿上。

新發現的星團位於銀河系盤面1.6萬光年之外,科學家認為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超新星爆發所致

發現銀河系邊緣孤獨恆星集群的科學家來自巴西聯邦大學,位於巴西阿雷格里港,研究人員Denilso Camargo為小組的負責人。 該研究小組分析了來自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天文望遠鏡的數據,對理論上巨分子云集群進行了詳細研究,因為科學家認為大型分子云團塊能夠產生新的恆星。

銀河系

但該理論指出,巨分子云的分佈主要位於星系盤內部,至少應該靠近星系的中央區域,如果在外圍旋臂上出現類似的物質集群,就顯得有些奇怪。

新發現的星團位於銀河系盤面1.6萬光年之外,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 目前科學家還沒有確切的結論,但研究人員Denilso Camargo認為可能由兩種因素所致。

第一種是觸發恆星形成的“煙囪模式”,超新星爆發可能將巨分子云“吹出”銀河系內部,也就是說這些分子云起源於銀河系中央附近;另一種解釋是分子云來自銀河系之外, 屬於星系中“流浪”的物質。

銀河系

銀河系

科學家認為我們的研究發現銀河系的邊緣其實並不“空虛”,恰恰相反還擁有很多神秘的恆星光,它們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深入調查的天體。 詳細的研究論文可從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查詢。

銀河系存巨大蟲洞 人類可進行時空旅行

1月23日消息,基於最新的證據和理論,我們的銀河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蟲洞(或者是電影《星際穿越》裡的時空隧道),如果這是事實,那麼這個蟲洞將“穩定和 可航行的”。

這是期刊《物理年鑑》上發表的一項由意大利里雅斯特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進行的研究所提出的假說,這篇文章是印度、意大利和北美研究人員合作的結果,目的是 鼓勵科學家重新思考暗物質。

“如果我們結合銀河系裡暗物質的分佈圖和最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來解釋宇宙,並假設時空隧道的存在,我們得出的結論便是,銀河係可能存在一個這樣的時空隧道,且這個隧道大小可能 相當於整個銀河系。但這還不是全部。”

銀河系或是巨大蟲洞人類可在其中穩定航行

研究合作作者、意大利里雅斯特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的天體物理學家、 暗物質專家保羅·薩盧奇(Paolo Salucci)解釋說道。 “我們甚至能夠穿越時空隧道,因為根據我們的計算,它是可航行的。就像電影《星際穿越》裡展示的那個蟲洞一樣。”

時空隧道(蟲洞)

儘管時空隧道(或者蟲洞,又稱愛因斯坦-彭羅斯橋)直到最近才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這還多虧了導演克里斯托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拍攝的那部科幻電影, 但它其實一直是天體物理學家的研究重點。

“我們在研究中想要完成的就是破解電影里天體物理學家’墨菲’正在研究的方程。很明顯,我們在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做到了。”薩盧奇開玩笑說道,“事實上, 這是暗物質研究裡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我們並非宣稱銀河系一定就是一個蟲洞,只是根據理論模型,這一假說是有可能的。”那麼,這個假說能否通過實驗來驗證呢? “理論上來說,通過比較兩個星系——我們的銀河系和另一個臨近星系,比如麥哲倫雲,我們就能檢驗這個假說。但目前我們距離進行這樣的對比還非常遙遠。”

為了得出結論,這些天體物理學家將廣義相對論方程與銀河系裡暗物質分佈的一張極其細緻的地圖相結合。 “這張分佈圖是我們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獲得的,”薩盧奇解釋道,“撇開科幻假說,我們的研究非常有趣,這是因為它提出了對暗物質更複雜的思考。 ”

銀河係可能就是蟲洞

薩盧奇指出,科學家早就試圖通過假設一種名為中性微子(neutralino)的粒子的存在來解釋暗物質。 然而,科學家從未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實驗或者在對宇宙的觀測中發現或觀測到這種粒子。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不涉及這種粒子的替代理論。 “或許科學家是時候‘嚴肅’看待這個問題了。”

巨大的星系傳輸系統

薩盧奇總結說表示。 “暗物質或許是’另一個維度’,甚至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星系傳輸系統。無論如何,我們需要開始思考暗物質究竟是什麼。這項研究的其它合作科學家還包括印度賈達普大學的法魯克 ·拉赫曼(Farook Rahaman)(第一作者),以及一群印度和北美的研究人員。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250年前的科學定律暗示銀河系遍布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