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二戰時期日本軍銜等級次序,大元帥為最高統帥

每個國家的規章制度不一樣,所以每個國家的軍人劃分的級別也不一樣。 在中國有著上將這麼一說,有人會問上將是什麼級別,其實就相當於如今的省委書記。 在抗戰劇中,日本軍銜的稱呼也經常出現,下面就來為你揭秘日本軍銜等級次序。

二戰時期日本軍銜等級次序

日本軍銜是指日本的軍隊裡面被授予的職位名稱,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 日本軍銜中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 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

元帥(不是實際軍銜,日軍沒有元帥這一級正式軍銜,元帥是天皇授予資深而又戰功卓著的大將的榮譽稱號,正式稱謂“陸軍/海軍大將某某元帥”。有點像“軍事參議官”, 但是更稀有。)

少將,中將,大將(以上為將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將,中將和上將);

少佐,中佐,大佐(以上為佐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少尉,中尉,大尉(以上為尉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尉,中尉和上尉);

特務曹長(相當畢業而未授銜的學員,也就是外軍的準尉);

士官生(此為軍校實習學員肩章,不是軍銜);

伍長,軍曹,曹長(以上為軍士,分別相當於我軍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

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為兵,我軍只有列兵和上等兵);

點擊下一頁查看如今日本軍銜等級次序↓↓↓

如今日本軍銜等級次序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 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 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決定廢監軍部,改設元帥府為最高的軍事諮詢機關。 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擔任軍事顧問及檢閱陸海軍等任務。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止,日本共授元帥31人,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日本自衛隊軍銜(3張) 將官:將一、將二、將補;佐官:一佐、二佐、三佐;尉官:一尉、二尉、三 尉;準尉;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二戰時期日本軍銜等級次序,大元帥為最高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