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壓患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的併發症發生與死亡的總體危險,治療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亞臨床靶器官損害以及各種並存的臨床疾病。
如患者患者血壓降下來,感覺沒什麼癥狀了就自行停葯,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反而加大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因此高血壓患者需按療程堅持用藥,控制血壓水平,儘可能避免併發症的出現。
高血壓患者常用的抗高血壓葯主要有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鈣離子拮抗劑等,不同病情的患者用藥方案可能有所差異,但治療高血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期用藥,控制血壓水平。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其往往還可引發多種併發症,比如:
高血壓引起動脈病變是其損害心、腦、腎等臟器的病理基礎。高血壓病初期,全身細小動脈痙攣,但尚無明顯病理形態改變。隨著病情的發展,長期的血壓升高,使全身細小動脈發生硬化。中等及大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這種病理改變多發於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從而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害與功能失調。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而高血壓可冠狀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引起冠心病。
血壓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壓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發展至後期則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可導致心力衰竭。
高血壓可直接作用於顱內細小動脈,形成微動脈瘤,動脈瘤破裂是腦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壓可通過機械性刺激和損傷大動脈血管的內皮細胞,使之發生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導致腦梗塞。高血壓病常見的頭痛、頭暈和頭漲等癥狀也是腦動脈硬化、血管擴張或痙攣、腦供血不足及內耳迷路血管性障礙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