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7年,為了研究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美國在太平洋地殼中鉆出了一個深度為4.5公里的鉆孔。然而,由于沒有取得突破性成果,這項科學鉆探沒能繼續進行下去。
到了1970年,蘇聯科學家也嘗試向下鉆探到超越當時極限深度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科拉超深鉆孔。經過13年的艱難鉆探,鉆孔的深度達到了12066米。此后,因為國際地質大會和科學考察,鉆探工作暫停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時間。到了次年,重新開始鉆探時,一段5公里長的鉆柱發生了斷裂,并留在鉆孔中。隨后,科學家又從7公里的深度開始鉆孔。
五年之后的1989年,鉆孔的深度達到了12262米,超過了之前的紀錄。按計劃,來年還能再鉆探1200米的深度,四年后可達15公里深的地方。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增加的速率超過預期80度,進一步鉆探的難度很大。再加上如此巨大的投入,也沒有取得重要的科學發現。在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科拉超深鉆孔項目被停止,到了2008年則被徹底廢棄。
雖然沒有重大科學發現,但科拉超深鉆孔項目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鉆探過程中,科學家在6公里深的地方發現了微型浮游生物化石。大約7公里的深處,沒有發現預想中的花崗巖到玄武巖的過渡。并且在那個深度,科學家還發現了來自地殼深處的水,它們被一層不透水的物質阻擋而無法滲透到地表。還有一項讓科學家意想不到的發現是,鉆孔中流出的泥漿滲出大量的氫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耗時29年挖出來的科拉超深鉆孔一直是人類在地球上挖出最深的地方,并且還是地球表面上已知距離地心最近的地方。盡管如此,深度不到13公里的科拉超深鉆孔距離深達6371公里的地心還遠得很。